【PVZ Black History】...
 
通知
清除全部

【PVZ Black History】植吧历史风云录


OTZzzz
评论: 77
管理员
主题创建者
(@otzzzz)
会员
注册于: 2年前
2条评论
OTZzzz
评论: 77
管理员
主题创建者
(@otzzzz)
会员
注册于: 2年前

相关链接:

 

 

植吧风云十三载,兴废喜悲皆烟尘。

 

在2022年的今天,“百度植物大战僵尸吧”作为一个在网络空间中极具影响力的游戏社群,早已发展成熟;这股影响力的作用范围也早已不局限于百度贴吧,而是延伸至包括qq群、b站等多个相关网络平台。在外人眼里,“治学严谨的贴吧老哥”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植物大战僵尸其它版本的爱好者当中,“植1玩家”也作为独树一帜的群体得到广泛认知。

 

可当我们驻足回首,会发现尽管由植吧作为关键牵引力的“泛植圈”在游戏成果乃至游戏文化方面的成果琳琅满目,对于吧史、圈史的人文研究却又少之又少。

 

从客观角度上,植吧以及所谓植吧史的体量从某个节点起,已经远远超出普通人在一篇文章里能全部涵盖的范围。

 

在文献资料方面,人文领域长年呈现疲态,研究缓慢甚至停滞,何论成果。上一部较为完全地总结植吧各领域发展历史轨迹的作品,还需追溯至2011年的《从0开始,定格于1》(tieba.baidu.com/p/991516877),或是2013年的《春秋》(tieba.baidu.com/p/2138848567,原贴已删)。在此之后,尽管有蓝绿扑克系列(包括脍炙人口的《九章阵华录》)与《无炮简史》(tieba.baidu.com/p/5065514837)等优秀的人文作品,但各自有其局限性,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难以满足“全面涵盖植吧史”的需求。

 

不仅如此,我们要注意到这些零星的人文作品的共性:它们几乎全部出自蓝绿之手,即【平渊】(09~11年任吧主,“绿字”)与【czmppppp】(11~12年任吧主,“蓝字”、“5p”)两位早期吧友,或者说是“古人”。换言之,植吧史在很大程度上并未成功地流传下来,历史研究极度依赖于亲历者的自传性陈述。当这些古人退隐离去后,就自然形成了历史断代的局面。

 

作为结果,“不了解植吧史、植圈史”成了新常态。有人会说,因贴吧管理与资料保存不善,早期贴子多有轶失,“不了解”也无可奈何。这种说法既对,也不对——自20年贴吧资料恢复后,植吧有近四十页、近两千个精品贴,均可正常查看。视频不论,大部分图片也都保存完好。若真有心欲钻研,不存在一手资料不足的问题,症结仍在于整合程度低,学习曲线陡,研究难度大,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股怠性,无人讨论也无人钻研。

 

然而正如雪雪在《对自己的认识》(tieba.baidu.com/p/7506277223)一文中敏锐指出的一样,近年来人文领域已有回温之势。原文列举了2020年起发布的多个人文作品作为例证,我不妨补充一点:专注于“植物大战僵尸吧一切考古”的植吧考古吧于20年5月成立,且无论是创始人员还是后续加入的常驻吧友均称不上是“古人”,可见这种历史研究纯粹出于自发性,而非自述性。尽管目前热度不高,研究工具也称不上完善,但这无疑是人文领域的又一利好趋势。

 

现状总结完毕,还得讲讲本文想做什么。本文秉持主观解构主义思想,意在搜寻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解读并分析泛植圈体系的构建过程、发展途径与历史变迁。本文不强求客观叙史,笔者本人也不具备相关能力,因此后文中凡涉及历史事件之处,笔者均会在力求事实准确的前提下结合个人见解进行陈述与分析。毕竟干巴巴的史书不好写,也不易读,还望见谅。

 

 

植吧权力体系——三驾马车

 

这套理论对后文内容至关重要,故在此先行提出。

 

“三驾马车”是植吧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三股力量,分别为:深层管理、表层管理、核心技术党。每个势力可由一人掌控,亦可包含多人;同一人也可以兼任多个位置。

image

 

“表层管理”最容易理解,就是手握贴吧管理权的大吧主,其职能由百度赋予,拥有包括删、封、加精、置顶、任免小吧在内的一系列权限。他们当中有人活跃,有人潜水,但毕竟ID在右上角挂着,认知度普遍不低。

 

“核心技术党”是专门针对植吧现状的提法,更具普遍性的概念为“内容生产核心人物”。不同社群主打的内容不一样,但此概念是共通的。长期以来,植吧以技术讨论为主导内容,故以“核心技术党”论。有必要解释的是,这里说的“技术党”不等同于“技术圈”——前者泛指于游戏本体领域活跃者,后者专注于逆向工程与游戏底层机制研究等。本文中涉及“技术”一词时默认取“技术党”中的“技术”义。

 

深层管理”权力最大,是可以影响表层管理与核心技术党的幕后人物,是掌控贴吧运行的“无形之手”。他们或许没有实名,却手握实权,拥有任免大吧主的权力(直至19年吧主系统改版)。当深层管理与表层管理由不同人担任时,表层管理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有名无实的“名义吧主”,深层管理者才是“实质吧主”。核心技术党与表层管理类似,亦受深层管理掣肘,尽管拥有一定的技术话语权,但会受到深层管理者手中的技术决定权的影响。

 

理解三驾马车时,我们不能过于死板,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分析。三驾马车的最大作用是告诉我们当某人掌握植吧或植圈内的某项权力时,他是作为何种身份、何种势力掌控了这样的权力。它不是明文通告,更不是法规法典,因此无法精确限制某一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核心技术党可以僭越,深层管理也可能放权,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仅当量变引起质变后,我们才会从宏观视角上重新划分某人的权力来源。

 

 

植吧创作体系——三条总路线与创作循环

 

和权力体系同样重要的另一个体系便是创作体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社群都不可能徒有管理者,而没有内容创造者。

 

但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发展总路线”的概念。

 

假如发生了一场时空穿越,你回到了2009年5月植吧建吧之际。5p在《春秋》中有言:

那时候的PVZ吧是一块璞玉,最初有能力雕琢的人,便一举决定了它的未来。若这个人是一条纯粹的大水狗,那么PVZ吧可能就会直接变成一个小粪坑;若这个人是YY帝或周边高手,那么PVZ吧可能会以同人故事周边创作为中流砥柱;若这个人……

 

非常巧合的是,这段看似不经意的话点明了三条可能的发展总路线:

  1. 以游戏文化为主

  2. 以非游戏文化为主

  3. 网友俱乐部

 

image

发生的事实人所共知。2009年秋,以SE研究主导的游戏技术研究被定为立吧之本。一直以来,吧内主流声音对于这条路线的解释都是“生存无尽最具可玩性,选择SE是必然之举”。这种观点不免狭隘。常年被诟病“发展缓慢”的国外PVZ社区专攻速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套玩法,也有部分国内玩家参与并取得世界纪录。无独有偶,受历史上植吧禁同人的影响,同人作者们活跃于植吧之外的多个平台,其中一些创作基地单凭同人二创一样发展得风生水起。

 

许多植吧吧友可能不知道这些,也不关心这些。之前有国人速通玩家来贴吧交流,众多吧友并不买账,有些甚至冷嘲热讽,直言“速通低人一等”“这里不欢迎速通”等暴论(参考链接)。

image

 

受植吧常年坚持走技术路线的影响,部分吧友已经失去了对一个植物大战僵尸社群其它发展可能性的想象力。后文中我们会谈到,这种“常年坚持技术路线”何尝不是一种错觉——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路线演变与斗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以上是本章节对“总路线”的简要讨论。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基于普遍视角思考,任何一个网络社群都具备的特点是什么?网络世界里浩如烟海的信息,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生产,二是交流。我们统称这两点组成了“创作活动”,或是“创作体系”。此处的“生产”特指生产非物质成果的活动,放在植圈的语境里就是研究游戏技术,发布修改器,制作娱乐视频,分享同人作品等等。

 

任何一条总路线都离不开创作体系。在游戏文化与非游戏文化总路线中,生产是社群价值的核心来源。在此前提下,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但我们不应忽略第三种发展总路线,即网友俱乐部的存在。在这里,交流代替生产成为主角,网络社群的社交属性被无限扩大,生产为交流服务,而不再是交流为生产服务。

 

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解构“创作体系”。

 

“创作”与科学研究方法是相通的。后者指的是科学探索的基本循环,即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产出结果——修改假设——再次提出假设”的重复。诚然,创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一定都具备科学性,但创作的过程何尝不也是由某一种基本循环的一次次重复构成的呢?类比科学研究方法,我们将这种循环称作“创作循环”,如下图所示。

image

 

创作循环分为三大阶段:创作输入端、创作输出端、成果反哺

 

1)创作输入端

 

创作活动的输入端共有四个因素:创作需求,创作积极性,创作资料,创作基数。它们分别对应“what, why, how, who”四个问题。

 

创作需求代表创作活动的供需关系。创作的本质是群体性的(雪雪语)。纯粹个体性的创作并非不存在,例如某人闭门造车,手握许多攻略但从不发表,这依旧是创作。但在不公开发表的前提下,这种创作无法被他人感知,也就不具备讨论的意义。一旦发表至公共空间,创作活动就具备了群体性。这意味着创作活动中“接受者”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俗来说就是“需要有人捧场”。如果没有创作需求,创作者就只能停留在个人性的“自嗨”上,是难以持续的。

 

这里有一句潜台词,就是创作需求似乎只能来自于他人,而不能由个体自行创造,再反馈至个体自己的创作活动。这属于对模型的一种合理简化。从事实上说,的确存在个体“自产自销”的可能性,但如果我们再仔细想想,如果某项创作活动只满足了其作者而非任何他人的需求,这样的作品会被如何评价?由此可见,创作需求从根本上应当来源于他人

 

创作积极性讨论的是“为什么要创作”的问题。现实世界中,文学创作或科学研究的源动力无非是金钱,荣誉,或对学术活动本身的兴趣等。PVZ世界里,这个问题更为纯粹。受客观条件限制,金钱难以作为持之以恒的源动力,因此积极性由荣誉自身兴趣主导。后文中我们会详解“荣誉”,此处按下不表。

 

创作资料源于经济学中的“生产资料”,是创作所需工具与知识的集合。一个形象的理解方法是:某熟练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软件与知识性内容,都属于创作资料。这包括游戏本体,修改器,键控框架,内存表,数据研究报告等等。与创作需求、创作积极性这两项主观因素不同,创作资料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其作用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

 

最后是创作基数。图中“×创作基数”的标注表明创作基数与其它三项略有不同,其实际作用为乘法系数。若讨论某一微观个体的创作过程,则前三项因素已经充分;但将视角扩展至宏观后,创作基数的大小就决定了最终创作成果的多与少。

 

绝大多数情况下,以上四项输入因素的集合对于产出创作结果是充分且必要的,缺一不可,且全部满足后创作必将发生。创作活动的结果便是创作成果。这种非物质成果内容自由,形式广泛,可以是最常见的“阵图+视频+说明”阵型贴三件套,也可以软件程序,甚至可以是短短一句话。

 

 

2)创作输出端

 

创作成果或多或少会受到技术话语权以及技术决定权自上而下的影响。这两种权力的关键性区别是“跨域管辖的存在与否。所谓“跨域”既包括跨越领域空间(A领域研究者评价B领域成果),也包括跨越时间(古代技术党评价现代)。这意味着跨域管辖的正当性并不源于技术,而是来自其它更深层次的因素。与之相对的是“自域管辖”,在空间与时间上均不越界,即某领域活跃核心人物对该领域的新兴成果作出评价。

 

技术话语权与技术决定权是对立统一的,本不存在先后顺序或上下级关系。但在实际情况中,技术决定权通常来源于深层管理,因此在事实上技术决定权常占上风,图里为体现这一点展示了先后顺序。两者的作用是相似的,若某创作成果不被完全认可,作者或其他合适的人会对成果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3)成果反哺

 

创作成果被认可后,就来到了创作循环的最后一步:成果反哺。创作成果可以对所有输入因素(创作需求、创作积极性、创作资料、创作基数)产生正面影响。它可以刺激创作需求,提升创作积极性,补充创作资料,乃至吸引更多人参与创作,扩大创作基数。这些输入因素又能够促进下一轮的创作,再产出下一批创作成果。这就是创作循环的全貌。

 

 

4)交流

 

创作体系由生产与交流组成。图中之所以没有标明交流,不是说交流不重要,而是因为交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如同一层层毛细血管,是创作体系的基石。摆了阵型,打了视频,总要录制吧?录制完总要发布吧?这一系列的过程都依赖于交流工具。我们要时刻牢记,尽管在游戏文化总路线下,一切交流为生产服务,但这绝不代表交流不重要。

 

 

权力体系与创作体系的关系

 

不论是哪个历史时期,权力体系和创作体系之间都有紧密联系。如果单看创作循环内部,似乎4出1的模式固定存在,自成体系,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权力体系巨大的外部影响。从技术话语权与技术决定权对创作的认可或否定作用,到权力体系在宏观上对四项创作输入的调控,再到发展总路线的选择,创作体系的各方面都与权力体系息息相关。

 

权力体系对创作体系存在自上而下的影响。运行良好的权力体系,会确保创作体系的健康发展,能够动态且科学地分配资源,调动生产力。反之,若权力体系失衡,内部平衡失调,那么这种负面影响必将扩散至外围,恶性影响创作体系。

 

相反地,创作体系也可以对权力体系产生自下而上的影响。这通常体现为当创作体系经过一定发展后,产生了原有体系无法妥善解决的新矛盾,致使人们对现有权力体系产生反思,进而谋求变革。

 

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这两大体系之间保持稳定、良性的交流,达成一种动态平衡。若两者完全孤立,虽能短期内保持两种体系各自的独立性,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害无利的。

 

 

权力体系断代工程

 

针对技术领域,已有若干较为成熟的断代工程,例如《生存无尽技术党断代工程》(tieba.baidu.com/p/7800177215)。这份断代的主要依据是技术党核心人物的去留,基础断代周期约为两年。

 

以此为鉴,我们可以着手建立权力体系断代工程,以三驾马车为基础理论,看权力体系的分配关系,对历史时期进行大致分类与归纳。创作体系与权力体系高度相关,亦能得到较好概括。

 

自建吧至今的吧主任期等比例时间轴如下:

image

 

共含五个历史时期:

  • 原初时期,2009年9月以前。表层管理者为【yaxin8888】【刺客赫特】等;深层管理不详;核心技术党不详。此时权力体系与创作体系均未充分形成,植吧尚处于混沌阶段。

  • 第一代吧主,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以【平渊】上位为开始标志。表层管理者有平渊、【风叶千奈】、5p等;深层管理者为平渊、5p等;核心技术党有平渊、5p、【风花镜月】等。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深层管理、表层管理与核心技术党班底高度相似,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三驾马车均由平渊与5p二人掌控的“三位一体”局势。此时期发生的许多事件对植吧后续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 第二代吧主,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以【爆炸的荷叶】(蛋总)接任5p为起始标志。表层管理者有蛋总、【回眸一笑倒苍生】等;深层管理者仍以平渊与5p为主;核心技术党有【FreezedIce】【雪漠北】【scx傳奇】(雪雪)等人。

    此时期的特点是深层管理与表层管理、核心技术党分别脱钩。表层管理班底由全员技术党变为全员非技术党,昭示着贴吧发展总路线产生较大变革。然而平渊与5p仍保有深层管理地位,于2011.11发布的初版扑克确立了此二者的技术决定权,并在此后逐步强化,任免大吧事务也需蓝绿授意。

  • 第三代吧主,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左右,以平渊复任为起始标志。表层管理者为平渊、雪雪、【失控的指令】(零度)等;深层管理者不变;核心技术党由雪雪、【光锥维】、零度等人接替。

    此时期伊始与第一代有相似之处,体现为平渊既是名义吧主,又是实质吧主。平渊于16年6月离任后,表层管理随即与核心技术党重新挂钩,由各代技术党的核心人物接任。此后,蓝绿作为深层管理的权力被逐步削弱,虽然通过扑克保有一定技术决定权,但已基本失去吧主任免权。于2016年10月上任的吧主【巷名】是自第一代吧主起首位未经蓝绿点头便安排上位的大吧,此后吧主交替亦不再需要蓝绿拍板。

  • 第四代吧主,2019年3月至今,以2019年3月28日“三·二八事变”为起始标志。表层管理者为雪雪、零度等;核心技术党由第六代过渡为第七代。

    这一时期深层管理的权力大幅缩水。客观上,百度于2019年5月修改了吧主制度,后又确立了单吧主制,自由任免多名大吧的时代一去不返,从根本上取缔了深层管理的吧主任免权。主观上,蓝绿经三·二八事变后宣告倒台为后人敲响了警钟,“三驾马车”架构一度停摆,约一年后才重新启用。

 

接下来,笔者会从不同角度剖析这五个时期的异同,并尽可能以易懂的方式总结能够观察到的历史发展规律。

 

 

原初时期(2009.5~2009.9)

image

 

1. 历史背景

 

植吧于2009年5月6日建吧。建吧伊始的四个月,被称作“黑历史”,“字数太少,页面空白太多”(平渊语)。《春秋》中对这一时期的SE技术描述如下:

 

雏形8炮能无尽,4炮及其他几个少炮能玩,无炮坑爹。一个设置不合理操作难度稍高的双边加速无炮配合SL过500就已经可以让一般玩家怀疑开挂,用平渊的话说,这个时候EL没有研究可言,称之为探索更加合适。

 

其实这样的说法不外乎是先入为主地选择了技术视角。客观来说,原初时期的创作活动称得上丰富多彩,精品的绝对数量也不逊于此后时代的平稳期。具体分类统计如下:

image

 

如上图所示,此时期的精品贴集中在同人周边、游戏介绍、迷你游戏三大类。和后世相比,原初时期的创作角度广泛,内容多样化,精品区呈现“来者不拒”之态。

 

以上为建吧初期的时代背景。

 

 

2. 尚处于混沌状态的权力体系

 

这段时期内,植吧尚未形成完整的权力体系,没有成型的“技术党”概念,亦无从谈起“三驾马车”。虽然有yaxin8888、刺客赫特等表层管理者,但发挥的作用有限。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植吧接近“无为而治”,吧主更像是处理加精删封的挂名职务。

 

最早的一次权力冲突可追溯至2009年8月5日(tieba.baidu.com/p/622496320)

image

 

两位吧主在加精标准上产生分歧,yaxin8888认为应鼓励吧友多加精品,刺客赫特则认为宁缺毋滥,需收缩精品标准。虽然这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原初时期权力分配的混沌可见一斑,吧主之间缺乏沟通,分工模糊,管理体系尚不成熟。

 

 

3. 创作体系的良性基础

 

原初时期创作体系最大的特点是自由,受权力体系干预极小,也无明确的总路线。游戏文化、非游戏文化、网友俱乐部成并行之势,平分秋色。在创作输入端方面,最大的矛盾是创作资料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在游戏技术研究领域,可以依赖的知识体系趋近于零,查阅他人的攻略还不如翻译游戏图鉴的说明。话虽如此,其它三项(创作需求、创作积极性、创作基数)都呈现良好态势,这为后续创作体系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性基础。

 

由于缺乏技术话语权与技术决定权对创作成果的审核作用,一些优秀的作品未能得到及时认可,展现出不成熟的权力体系过度放任创作活动的弊端。例如吧友【jiangxichu_1】天外来仙般地于2009年7月发布了按键精灵教程,并附上了被后世誉为“穿越十四炮”的阵型,然而时任吧主却未能正确认识其价值,直至数月后才被补精。

image

 

随着创作活动进一步细化,“无为而治”的道路必然不可持续。任何领域都需要有领军人物评估创作成果,并反馈至权力体系,才能长治久安。很快,植吧就迎来了第一次转机。

 

 

第一代吧主(2009.9~2012.6)

image

 

除原初时期外,第一代吧主是所有断代中最短的,距今也最久远。然而,这段时期的历史意义也最重大,对后世影响最深远。

 

1. 平渊上位

 

平渊是第一代技术党核心人物,最早发布的精品可追溯至2009年7月,内容为全隐藏迷你关图文攻略。2009年7月至9月,他发布了一系列以迷你游戏为主的攻略,与同时代的其他技术党如【3C妹妹】、风叶千奈等对迷你游戏进行了第一次深度开发。同年10月,平渊转战生存模式,并迅速将研究重点转移至生存无尽。与迷你游戏或生存关卡相比,生存无尽的游戏内容更丰富,研究空间也更广阔。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梯子南瓜”、“冰消珊瑚”等技术成果,生存无尽阵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带来了首波“阵型潮”。

 

平渊于2009年9月初与【墨小仙】、风叶千奈一同上任大吧。和其他两位吧主不同的是,平渊拥有核心技术党与吧主的双重身份。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表层管理与核心技术党挂钩。在建立尚不满半年的植吧,这种身份赋予了平渊巨大的个人影响力。彼时普通吧友的日常就是看平渊在精品区刷屏,从发布攻略到自我加精一气呵成;吧规也好,导航也好,都由平渊主持工作并发布。用他自己在《百句吐槽》(tieba.baidu.com/p/1129485096)中的话说就是: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这样一个特定的人,统治了整个植物大战僵尸的EL研究历史。长夜举杯且独酌,仅此。

 

 

2. 第一次总路线演变

 

建造罗马非一日之功。有些人以为“技术立吧”是理所当然的事,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和平也好,蛮力也罢,江山都是要一点点打下来的,不可能无中生有。选择任何一条总路线,就意味着排挤其它路线,抑制一部分内容,乃至赶走一批吧友。

 

第一次总路线之争,表面上看是生存无尽研究与同人创作之争,实质上就是游戏文化和非游戏文化的路线抉择。

 

笔者对植吧2009年精品类别的整理如下:

image

 

如图所示,在平渊上任之际,同人周边是仅次于生存模式研究的第二大类。然而,同人作品的创作模式与技术研究有较大区别,其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极小,说白了就是有键盘就能写文,有纸笔就能绘图,有网就能发贴。至于创作需求、创作积极性、创作基数等,只要权力体系维持常规政策,履行一些最基本的职责(加精,打击抄袭等)便足以维稳。爆款同人作品如《皮尔将军战记》等天生就是招牌,自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创作者。权力体系无法培养个体的文学或艺术素养,更无从插手同人作品的价值取向。

 

同人创作输入端需求小,意味着需要从权力体系获取的福利少,因此更难被权力体系控制。只要平渊不打压同人,同人作品就能有肥沃的发展土壤,至于掌权者具体是谁?具体政策如何?他们并不关心,也不会主动拥护。这使得同人作者天生对平渊有疏远感,难以建立沟通桥梁与信任关系。

 

另一方面,集两驾马车大权于一身的平渊本人对同人创作毫无兴趣。作为吧主,他的身影偶有出现在同人图文楼下,但基本也都是灌水式回复。这种漠不关心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演变成“不耐烦”;说到底,他没有丈量同人作品质量的标准,也对这样的标准不感兴趣,所有同人作品在他眼中价值都是极其有限的,不应占用首页或精品区过多的版面。当低质量同人作品的洪水泛滥后,他很自然地想要围堵,而非疏通。

 

于2010年2月发布的《【PVZ】植物大战僵尸吧吧规第一版》(tieba.baidu.com/p/709244744)中,对同人作品相关规定如下:

学会尊重,PVZ吧是个高产量产一手攻略资料同人作品的神奇地方,在看到这些资源的时候,作为回帖插楼者请爱护LZ,作为转载者请默念“版权”。

 

此时,“同人作品”还能与“攻略资料”相提并论。

 

可仅仅6个月后,2010年8月发布的《【PVZ】植物大战僵尸吧吧规V2.0》(tieba.baidu.com/p/848133063)加了如下规定:

自知自制,这里是一个游戏贴吧,不是随意丢弃劣质同人文、绘画、平面设计的垃圾场。在这里发布同人请做好一刷新帖子就消失的心理准备。

 

不仅如此,原本“高产量产一手攻略资料同人作品”的措辞被修改为“高产量产优质神贴”:

image

 

2010年9月,平渊发贴《鉴于某位吧友的孜孜不倦恋恋不舍,PVZ吧暂时禁文,以上》(tieba.baidu.com/p/891147196),为此次演变画上句号。

image

 

第一次路线抉择就此落幕,植吧范围内同人作品迎来社会性死亡,正式确立了“罢黜同人,独尊SE”的指导思想。由于过程平稳,故称作“演变”,而非“斗争”。此次演变后,植吧确立了“技术立吧”的方针,全心全意投入以生存无尽领域为主的游戏研究工作。至于同人作者们,就只能卷铺盖跑路了。

 

 

3. 对第一次总路线演变的反思

 

Q1:这场路线演变是必要的吗?鱼和熊掌真的不可兼得么?

A:如果我们跳脱出百度贴吧这个框架,用一般论坛的逻辑思考,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非常简单,将游戏研究放在一个版块里,同人创作放入另一版即可。可惜的是,贴吧的功能近乎残废,“植物大战僵尸吧”只存在一个,无法再细分。身为掌权者,无论你想推动任何一条路线的发展,有意无意间都会压制另一条。在当时,其实也建立了如“PVZ同人吧”等帮助分流,只是官方层面对此的宣传略显不足,并未在所有吧规文件中提及。可以说,路线演变是谋求发展的必然之举,也是无奈之举,大体上无法避免,细节处仍能改进。

 

 

Q2:现在植吧不是已经不禁文了吗?既然现在能推动多元化价值,为何以前不行?

A:问这种问题,说明你喜欢站着吃饭不腰疼。一条总路线被确定且经过多年沉淀后,其地位已无可撼动,此时解除禁令也好,推动多元价值也好,都是顺水推舟之事。历史时代不同,自不可一概而论。

 

 

Q3:是什么使得此次路线抉择如此和平?

A:这是个值得思考的好问题。这场演变凸显了平渊巨大的个人影响力。兼任核心技术党与核心吧主的他,想推行一套特定的价值取向可谓易如反掌。原初时期的吧主不具威信,而他作为第一代吧主,无需顾虑来自前人的干扰,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当然,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体系也为后世埋下了一些隐患,后文会详细讲解。

 

 

4. 创作体系的初步建立

 

现在我们来聊聊第一代吧主时期的创作活动。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确立了“罢黜同人,独尊SE”的发展方针,但是SE应该怎么玩?这不是随随便便能回答的。按《春秋》中的说法,SE发展有两条主线:“地球文明”与“地外文明”。前者通过精确理论发展逆运算得到各类成果,后者则是敢为天下先的无畏探索,包括炮阵难度化、开局/变阵难度化、手控超多炮三大类。可以说,这一时期的SE研究成果来自两条主线的紧密结合。不同领域之间常有反哺,例如手控超多炮的ICE1与垫撑杆操作被引入键控等;对探索活动也有极大包容性,像神棍14这类探索崭新游戏机制的作品,尽管完成度不高,还是得到了较高评价。

 

在创作输入端上,创作需求创作基数都顺风顺水。无尽的世界刚刚被打开,值得探索的游戏内容堆积如山,创作方面始终供不及需。“开彩票”常被用来形容当时的技术探索,不知不觉中就能发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结果,包括风花镜月的饲养海豚阵,5p的白昼六炮change5等等。这段时期,以2011年暑假为巅峰,植吧的人气持续飙升(5p言),至今仍是不可逾越的历史最高点。这直接解决了创作基数的问题。

 

可惜的是,当时的掌权者对创作资料的理解还不完全成熟。以现在的眼光看,像修改器这样的创作资料,不仅应当公开,还应尽可能宣传。只有人手一份创作资料,才能做到“全民创作”,让所有人都具备投身创作的客观条件。

 

但在当时,以平渊为首的掌权者展现出了对“修改器泛滥”问题的顾虑。2009年10月发布的导航(tieba.baidu.com/p/658215953)尚在“周边区”内罗列了常用修改器的下载地址;短短1个月后的新版导航(tieba.baidu.com/p/672241073)毫不含糊地删除了这一整段,后续导航也不再提。

image

 

导航在“迷你游戏隐藏关”的介绍中,还提到“要下载辅助工具V2.8.4或V3.0”,但贴中并未给出链接,读者需自行百度下载,并与第三方下载站斗智斗勇。这尚且只是最基本的修改器,满足不同需求的功能性文件(如BT修改器,梯子量产机,高F特定出怪组合存档等)就更是讳莫如深了。即便精品区存有修改器发布贴,由于资源整合程度远远跟不上精品增长的速度,加上贴吧自身容易抽楼抽贴,要寻找下载链接需费不少功夫。

 

在前线技术党们的眼里,这算不上什么问题;但对一般吧友而言,这无异于“何不食肉糜”。由于修改器普及程度低,许多吧友一度以为精品区里的阵型都是手动搭梯,并经由实际冲关验证的。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创作资料的分配不均都将是制约创作的痛点

 

此外,我们也要关注创作积极性方面的问题。这里的主要矛盾源于精品区厚度。建吧之初,游戏研究相关的精品极其有限,一览无余。可当SE攻略呈指数型增长后,一旦资源整合跟不上,新入吧的吧友就不可能完整承继前人的知识,导致“造轮子”问题。这会严重打击创作积极性。在2009~2010年,这个问题并不显著,因为这一时期内平渊积极更新了多版导航,以2010年9月发布的《特殊时期的特殊导航》(tieba.baidu.com/p/882307246)最为著名。可惜的是,这版导航也是平渊所著的最后一版,下一部完整的导航竟要等到整整九年后。在此期间,技术研究硕果累累,管理整合方面却乏善可陈,一定程度上妨害了创作积极性。

 

作为小结,此时期的四大创作输入端整体呈良好态势,但也有几处不大不小的坑。至于输出端,初步的技术话语权已经形成,不具信服力的创作成果会遭到核心技术党的质疑,例如【魂氵岦§艽々幽】于11年初发布C2无神时受5p、风花镜月等人连续质问。但在总体上,大部分成果都得到了应有的认可。

 

 

5. 三驾马车的雏形——初版扑克

 

2011年11月,退任尚不足月余的平渊突然发布了一个名为《你玛这幅扑克是来卖萌的么卖萌的么卖萌的么?!》的贴子(tieba.baidu.com/p/1272193228)。标题充斥着玩笑意味,内容也很质朴,无非是将一些贴吧名阵打上了丑丑的“百度PVZ吧”水印。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人畜无害的贴子,竟会永久地改变植吧的创作体系与权力体系,成为深层管理权力的象征。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在第一代吧主时期,扑克更像是纯粹的娱乐产物,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细致美工,也与置顶无缘。与扑克相关的讨论,我们留到之后再细细道来。

 

 

6. 吧主账号共享制

 

回顾此时期的吧主任期表:

image

 

其中,一个ID为【PVZ吧有关部门】的账号格外显眼。这的确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账号,而是多人共用的共享吧主账号

 

这是植吧历史上第一次下放表层管理权限的尝试。第二代技术党核心人物如5p、风花镜月、【身入苦海销尘垢】等都曾有过登录此账号的权限。5p上任吧主前,就已通过公车号提前熟悉了部分大吧事务。

 

然而公车号的权限似乎也就止步于此,虽有加精、置顶等大吧专属权限,但终究属于表层管理范畴,幕后实权仍掌握在深层管理者平渊与5p手中。公车号的存在还导致了管理系统产生了一定混乱,普通吧友也好,管理者也好,都无法对权限操作者进行直观溯源,常有“这件事是谁做的”一类的困惑。

 

 

7. 对权力集中制的反思

 

第一代吧主的最大特点就是权力高度集中,三驾马车由蓝绿二人掌控,“三位一体”。接下来,笔者会尽可能全面地讨论这一体制的特点。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三位一体”是不可持续的。一日之君非万世之君。三驾马车中,核心技术党的地位注定会丧失;以生存无尽断代工程为例,每代技术党的活跃周期仅两年左右。技术党换代后,若原先统掌三权者顺势离去,除非提前指定具有同样能力的接班人,否则权力体系将沦入混乱,创作体系也难以幸免。

 

第一代吧主时期的三位一体与其说是人为选择,更像是自然巧合。当蓝绿作为核心技术党的身份褪去后,最合理的选择便是转型深层管理,从幕后协调各方事务,确保过渡时期权力与创作体系的稳定。这其实也是三驾马车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深层管理为系统整体带来了稳定性,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权力集中制在某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比如引导技术价值观与舆论风向等。以第一次总路线演变为例,得益于权力的高度集中,路线抉择的过程相当顺滑。在舆论方面,掌权者能侦破危险的技术动向,并行使管理权及时遏制。例如2010年时有所谓“不控丑帝”发贴,号称无炮冲关从不需控丑,立即被平渊识破是视频拼接,迅速盖棺定论(参见本文)。PE二十四炮视频一经发布,就得以置顶,平渊随即附上了《从0到1》这样的人文作品讲解其创作历程。又比如在推行轨道理论方面,由于蓝绿既是作者,也是活跃技术党,还是核心管理者,从理论发布到后续修正的推广都很顺利,水到渠成。这种权力层与技术层的紧密整合,直至今日都较为罕见。这也使得这一时期创作畅享权力红利,技术发展飞速,思想形态统一,犹如顺水行舟,鲜有阻力。

image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权力集中制有其优点,必然也有其局限。不受限制的权力总是危险的。在权力集中制下,创作循环速率极快,受认可的成果会被迅速推广,且这种推广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即便后世的人们意识到其中隐含的一些问题,也已经无力回天。例如回眸一笑倒苍生(小玉)于2010年5月发布首个含有极限出怪功能的出怪修改器时,时任掌权者未能意识到其设计缺陷,迅速给予认可并推广至各个技术领域。若干年后,当“极限出怪”相关争议浮出水面时,出怪修改器已于技术党间广泛普及,难以推倒重来。轨道理论中的节奏命名体系亦是如此,许多由平渊初版轨道或5p一修轨道规定的节奏名称按原样流传了下来,彼时推广的顺利,化作了今时动刀修改的阻力。

 

 

第二代吧主(2012.6~2015.8)

image

 

1. 吧务变动

 

要讲第二代表层管理,只需要讲明白三个人:回眸一笑倒苍生(小玉)、爆炸的荷叶(蛋总)、【Vae_Dizni】(V总)。此三位吧主的最大共性是:他们的主要身份都不是技术党。其中,小玉于2010年短暂研究过技术,测定小丑数据,为石英钟的诞生铺了路;他也首个提出读内存发炮,为后续键控领域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笔者无意否认他的技术成就,但当他上任大吧时,早已褪下技术党的身份许久,与纯灌水闲聊的蛋总、V总基本没有区别。

 

2011年10月,小玉上任;2012年6月,5p离任,由蛋总接任;2013年5月左右,公车号“PVZ吧有关部门”被安排卸任,8月V总继任。至此,在近三年的时间跨度内,表层管理班底完成了全面换血,由全员技术党变为全员非技术党

 

要知道,这段时期内平渊与5p仍居深层管理之位,任免吧主均需由他们拍板,小玉与蛋总更是他们公开指定的接班人。可见这套任命事出有因,是蓄意而为之,其底层逻辑很简单:要为贴吧转型做准备。

 

 

2. 第二次路线演变

 

前文提到,第一代吧主时期的创作体系整体态势良好。然而有涨必有落,至第一代末期时,2010~2011的植吧人气巅峰一去不返,创作基数大幅跳水;创作资料分配不均的矛盾日益凸显,自10年底导航停更起,鲜有对各领域技术的全面整理,加上掌权者在修改器等问题上遮遮掩掩,使新入吧友钻研技术的客观成本增加,也打击了新人的创作积极性;经过多年对传统模糊体系的深度开发后,“随手”能做出的成果少之又少,“日常开彩票”不复存在,新兴技术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普通吧友难以触及的高精尖领域,导致创作需求持续下滑。

 

创作输入端集体恶化,后果不言而喻。这是笔者对植吧各年度技术精品数的粗略统计:

image

*技术性精品:主要内容为钻研原版游戏技术的精品贴,含改版,不含人文作品。

 

肉眼可见,2010~2011的阵型潮来得有多猛,跌得就有多狠。2012年度,无论总精品数也好,技术精品数也好,都同比暴跌了约70%。尽管与后世相比,当年精品的绝对数量并不少,甚至多于2016~2021所有年份,是技术发展趋于平稳后可接受的水平,但对当时的掌权者们而言,技术停滞的危险信号让他们慌了手脚,“技术立吧”的基本方针受到极大质疑。

 

我们知道,贴吧发展有三条总路线:非游戏文化、游戏文化、网友俱乐部。第一代吧主下达同人禁令,打击非游戏文化时,第三条路线网友俱乐部却未被禁止,甚至得到了一定鼓励。2011年间,有一句很流行的说法:“我们不能玩一辈子PVZ,但我们能当一辈子朋友”。尽管间接证据指向此话最早源于平渊,可考证范围内最早的用例来自吧友【心如纸睡】:

image

 

无论来源如何,这句话在当年是极其流行的,称得上是“贴吧文化”的缩影。精品区内,以记录时光,分享生活为主题的贴子屡见不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吧友【爱欺负鱼的喵】发布的《喵游记》系列,其脚步遍布上海、苏州、台湾等地,让吧友们大开眼界。传统上被看作是纯技术党的吧友如【yxq_bd】等其实也都发布过游记(tieba.baidu.com/p/1237341393)。在群体层面,社交活动就更多了。自2010年起,面向全植吧的娱乐活动层出不穷,包括“大脑原来是这样被吃掉的”录像征集赛(tieba.baidu.com/p/740577191)、“PVZ吧假期长期活动”(tieba.baidu.com/p/792996062)、“二周年庆吧友录音合集”(tieba.baidu.com/p/1073856961)、“贴吧杀人游戏”(2011~14共六期)、“贴吧三国杀”(tieba.baidu.com/p/1228335646)、“足球竞猜活动节操杯”(2010、2014共两届)等等。如今的人们已难以想象,曾经的植吧在活动方面竟如此生机勃勃,几乎到了“入植吧无须会玩游戏”的地步。

 

技术萧条,文娱繁荣。以上种种,让时任掌权者的蓝绿意识到了由技术向贴吧转型网友俱乐部的可能性。

 

任命蛋总为接班人的贴子中(PVZ吧维基记载),5p写道:

蛋蛋长久以来引领贴吧的话题方向,吧里群里都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无论是对贴吧的气氛引导还是流量贡献,均居功至伟。

 

蛋总从未涉足游戏技术研究,5p却称她“居功至伟”,其中的潜台词呼之欲出,就是要让植吧完成网友俱乐部转型,保住长远人气。

 

蛋总上任后约一年后,PVZ吧有关部门卸任,蓝绿彻底放弃表层管理权。2013年8月,V总上任,同月发布新版吧规《植物大战僵尸吧生存手册 V2.250》(tieba.baidu.com/p/2551713001),其中明确写道:

PVZ吧没有固定的发帖格式,也没有固定局限的话题。虽然是游戏贴吧,能交流的却不仅限于游戏。

……你可以把这个贴吧当作公用的记事簿或者分享博客试一试。

我们不能玩一辈子的游戏,但是我们可以做一辈子的基友。

 

“网友俱乐部”原形毕露。至此,第二次总路线演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 “技术过渡期”的基本特点

 

技术过渡期从2012年6月蛋总上任始,至2014年2月进入技术断代终,正值第二次总路线演变的特殊时期。当时5p等人提出过类似“后技术时代”的说法,为免混淆,此处不作使用。

 

单看表面,此时期有许多重要技术成果,影响深远。2012~2013年间,在FreezedIce、雪漠北等核心技术党的带领下,现代SE最大的两个领域“无炮”与“键控炮阵”发展迅速,由粗略走向精细,由容错走向极限,由零散走向系统化。“五行冰车场地无炮”、“五行场地最多炮”等众多不可能神话被化作可能,技术大厦拔地而起。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表面的繁荣下,创作体系其实已近乎残废。前文分析过,此时期四项创作输入端均不景气,创作成果的绝对数量大幅下跌。不仅如此,创作输出端也问题不断。首先,活跃技术党数量严重不足,“核心技术党”徒有其名,只能唱独角戏。FreezedIce(FI)在《超多炮科技研究之路》(tieba.baidu.com/p/7811384003)中回忆道:

 

那时的PVZ吧(2012年8月),能看出这个破绽的,恐怕只剩码字帝一人了。

 

至于无炮领域,并称“无炮三剑客”的【zjhrll1】、雪漠北、【narpo】基本也是当时唯三的无炮玩家。技术人口少,意味着难以搭建技术讨论环境,所谓“技术话语权”形同虚设。没有听话人,哪来说话人呢?

 

长此以往,上述这些玩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养成了不看吧的日常习惯。他们做出成果后,心情好就来贴吧发个贴;一旦忙起来,没时间看吧,那就无限期潜水。说到底,不是他们不愿看吧,无非是吧里值得一看,值得一评的内容实在太少。这导致他们在内心深处缺乏对植吧的认同感,为此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至于深层管理者的技术决定权,基本不存在,即使有,也是严重滞后的。2012年9月初,雪漠北发布PE神无,受各路吧友质疑。彼时的活跃吧友中,称得上是无炮技术党的恐怕连一人都没有,双方鸡同鸭讲,论战持续近一个月。最终,5p于9月29日现身,发贴《3个无炮相关》(tieba.baidu.com/p/1890093192),正式认可PE神无,终结争论。他评价道:

 

喜欢质疑喜欢挑刺或许是好事,不过,“喜欢”和“善于”是不同的境地。质疑不是吐痰,挑刺也非乱吠。切勿张口就来,更莫以点代面,最忌自以为是。对有些东西的理解还没有炉火纯青,就不要轻易盖棺。对有些东西的掌握还没有得心应手,就不要随便代表。

 

多年后,他表示“如果不是我当时站出来认可,还不知道要争论多久”。这种说法虽有夸张成分,但彼时技术决定权的滞后性一目了然。放在任何其它时代,从一项成果出炉,到技术决定权为其定性,都不可能花一个月之久。

 

幸运的是,FI、雪漠北等人在较短时间内确立了核心技术党的身份,不再受到大众质疑。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创作活动基本不受任何束缚。技术决定权成了空头支票,他们自己又掌握技术话语权,可以为所欲为。这确保了创作自由度,使他们的创作天资得以充分发挥,带来了短暂的技术繁荣。但因缺乏纠错机制,研究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只能自我排查。炮阵方面,从DE20、NE20到RE20、ME20,各自都有许多问题,直到五六年后才得到全面关注与修正;无炮亦是如此,5p自称为无炮三剑客的阵型抠了无数细节,才使其趋于完善。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技术过渡期在许多方面都很像原初时期的“无为而治”,创作体系自由发展,不受权力体系干预。表层吧主不懂技术,也不插手技术,要么认脸凭ID加精,要么@蓝绿征询意见。蓝绿作为深层管理长久性潜水,间歇性活跃,与核心技术党间的交流极其有限。至于核心技术党们,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无心与吧友交流,无意晋升管理层,更不存在“培养更多技术党”。他们更注重于完成自身的作品,做完收工。FreezedIce在《超多炮科技研究之路》中说:

 

事实上在撸炮帖发布之后(2013年10月),我的PVZ研究就已宣告结束了,虽然还是会在饭点和睡前刷一下植吧,不过就算是有新的科技,也就只是点进去看看主题是什么,细节一概不多看了。

 

历史规律总是很灵验。和原初时期一样,技术过渡期的“无为而治”很快迎来终结。2014年1月,narpo发布了技术过渡期的最后一个阵型“DE斜梯无炮”(tieba.baidu.com/p/2834253937),和其他早已不再活跃的第三代核心技术党们一同沉寂。一个时代就此结束。

 

 

4. 扑克时代

 

忘了说了,进入技术断代前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2013年秋,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蓝绿重新活跃于贴吧。平渊历史上最后一个独立创作的阵型“雪花七炮”也出自此时期。轨道理论得到翻新,“万恶之源”《轨道读本提要》首版发布(tieba.baidu.com/p/2864347052),扑克制作亦正式提上日程。13年11月发布的扑克被官方称作“第六版”,其中除了第一版为11年初版,第二至六版都是集中在13年秋的内容调整。修改水印,重做美工,增加副卡,撰写评语,乃至征集诗词(最终未采用)……一夜之间,扑克的地位迅速提升,从选阵到做牌的一系列过程声势浩大。最终,扑克取得了常驻置顶的至高位,以“植吧名片”示人。

 

要评价扑克,实在是一件难事。作为人文作品,它对技术领域的影响过于深远;作为名阵精选,它涉及的主观标准又过多;作为蓝绿二人的私人作品,它的影响力又远超此二人所及,在植吧乃至泛植圈范围内一代代玩家的心中都留下了烙印。有人高度评价扑克,有人极力贬低,种种是非曲折,非笔者一人可辩明辩清。

 

遗憾的是,既要写植吧史,就绕不开扑克问题。经多番思索,笔者决定秉持主观解构主义思想不变,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评价扑克,力求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凡有主观论断之处,敬请多多包容。

 

先从扑克对创作体系的影响说起吧。与蓝绿在阵型贴下形如“好阵”的普通评论不同,“入选扑克”是至高无上的赞美,是蓝绿作为深层管理对特定阵型及其作者的最高认可。入选扑克意味着在常驻置顶中拥有一席之地,配合“实体化”等风声,简直就是“名留青史”。导论部分中讨论创作循环时,提到“创作积极性主要源于荣誉自身兴趣”。13版扑克一出,直接重新定义了“荣誉”,名阵不一定有牌,但有牌一定是名阵,小小一张牌比什么都好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你可以归结为蓝绿巨大的个人影响力,其作为深层管理的舆论决定权,或是人性贪婪等等。但比起原因,笔者更关心结果。新荣誉的引入刺激了创作积极性,“入牌”成了部分技术党做阵的盼头。接踵而至的是做阵功利化,一旦入牌欲望过高,压过自身兴趣,若非及时正确疏导,难免会生出许多问题,不可持续发展。

 

除了输入端,扑克对创作输出端也有显著影响。试想一下,如果扑克和诺贝尔奖等现实世界的评奖机构一样,严格保密决策过程,正式发布前极力避免走漏风声,那么大家就算渴求入牌,也捉摸不透具体标准,难以投其所好。蓝绿的实际做法恰恰相反;他们并不避讳公开讨论何阵可入,何阵不可入,并经常直截了当地在成果发布贴下提建议、表态度。这使得他们的技术决定权进一步升级。对于一些研究方向,他们会明确表示“无法做牌”,或干脆不予评价;对于一些作品,他们会表示“若能完成以下若干条件,可以做牌”。“发布——表态——修改——再发布”的循环一次次重复,每一次都无形间扩大了蓝绿的技术决定权,让许多阵型都变成了“他们想要的样子”。

 

到这里为止,扑克对整体创作体系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呢?笔者认为很难说。入牌成了新荣誉,但多一份荣誉本身不是坏事。至于蓝绿日益增长的技术决定权,虽说让许多阵变成了他们理想中的形态,但游戏是人玩的,阵是人评的,只要大部分人接受并认可这种形态,似乎亦无不妥。

 

最关键的问题,出在扑克对创作需求的影响。正是这一点,才让扑克的存在彻底改变了创作体系的底层逻辑。创作需求讨论的是“谁给你捧场”的问题。扑克出现之前,创作需求的来源可能是普通吧友,比如24炮这种“想摆满炮”的朴素愿望;它也来自其他技术党,可能是对未知内容的好奇,也可能是基于已有理论的应用。这种创作需求来去自然,是群体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的有机结合,不会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

 

扑克出现后,原有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创作体系发生根本性改变。创作需求不再由技术党或群众决定,而是由蓝绿统筹规划,一并分配。有人会问,扑克两年才更新一版,何来如此之大的功力?个中道理很简单。如前文所说,扑克从来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每时每刻都在讨论、发展。扑克本身更新频率不高,不代表蓝绿对自身影响力的利用率低。在技术过渡期,这种借自身影响力分配创作需求的现象已初显端倪。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主动提出补完某阵型或某系列,分公开征集与私下召集两类;二是选择性推进已有的创作成果,重点发展符合扑克选阵需求的技术方向。

 

13年秋冬有两个阵型入选扑克:“NE火焰无炮”与“FE磁铁四炮”。此两者无不例外都是创作需求分配的直接结果。前者源于5p认为NE场地缺少火焰操作阵,风花镜月的无冰瓜系列可以再进一步;后者原型为“FE底线二炮”,经5p要求后改为四炮,以达成与“PE底四”的审美平衡。

 

13年的扑克阵型征集贴中(tieba.baidu.com/p/2532172849),5p表示:

你不要企图用新阵全部顶掉扑克牌原有的老阵,原有的老阵能被顶掉的说实话不多。

 

可见扑克的总体方针更倾向于维持现状,而非吐故纳新。受体裁限制,扑克仅有两幅,阵型总数极其有限。这究竟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我们不得而知。然而,牌有限而阵无穷,创作需求势必会越分配越少,其潜在后果将在之后日益凸显。

 

 

5. 技术断代

 

普遍观点认为技术断代自2014年2月始,至同年8月终,计6个月左右。

 

万事皆有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断代的客观原因,前文已详细解释过:技术萧条,人走茶凉。主观原因则是2014年2月“5p与大黑猫吵架事件”。这事说来蹊跷,本是IZE领域的事,与SE无关,却引发蝴蝶效应,导致一连串后果。事情的起因平平无奇——吧友【鲜血水晶杯】于2月“IZE智商杯”结束之际,发表了名为《IZE攻略补全》的攻略贴。当时除水晶杯外,IZE活跃玩家也只有【zhoukaipx】(大黑猫)与5p两人。大黑猫见贴后,对“补全”的措辞甚感不满,批评水晶杯眼高手低,应称“补充”却作“补全”,同时对5p新发布的《阵道三十六卷》(tieba.baidu.com/p/2864508526)加以嘲讽。5p见势回击,尽情抒发前几年因其高傲态度积压的不满情绪。这场撕X最终不欢而散,大黑猫退吧,5p自删《阵道三十六卷》所有内容后离吧。

 

平心而论,在当时青黄不接的技术背景下,5p不论是否愤怒离开,都难以改变技术断代的事实。就像同为深层管理的平渊,在技术断代期内并未有过明确的退吧标志,但在没有技术党、没有技术贴的状况下,深层管理再努力也难以无风起浪。

 

按之前的贴吧转型计划,技术断代是可预见事件,只要通过社交活动维持贴吧热度即可。可惜的是,植吧并未做好转型的准备。2014年度总精品数同比下降70%余,技术性精品数下降超75%。即便算上于暑期举办的节操杯足球竞猜与贴吧杀人活动等,植吧整体的热度也远不如前。

image

 

转型失败的原因很简单:植吧既不具备生人社交的条件,也已丧失了熟人社交的土壤。所谓生人社交,便是像李毅吧、杨超越吧等,抛弃原有吧名,转为口水论坛版。很显然,走这条路需要运气,或借助吧名天生的话题度,“植物大战僵尸吧”两者都不具备。熟人社交自2010年来就有,大多由植吧吧友建立,以qq群形式聚集,各类网友俱乐部如植吧一群、里群、酒馆群等层出不穷。发展得早,意味着成型也更早,而成熟的熟人社交圈天生具有排外性。许多群友缺乏对“植吧吧友”身份的认同感,有些则根本就不是从植吧来的人。到14年时,大部分早期入吧的吧友都已弃吧而去,或只在群内活跃,或销声匿迹;愿意继续聚集在植吧的,如里群众人等,外人又难以融入。失去人气基础,又不具备平台优势的植吧,只能自食恶果。

 

 

6. 对第二次路线演变的反思

 

第二次路线演变无疑是非常失败的。如果照此态势发展下去,今天的植吧很可能像无数半死不活的单机游戏贴吧一样,维持最低限的热度,或更惨一些直接被废弃。

 

我们有必要思考:植吧为什么应坚持“技术立吧”?宏观来看,三条总路线中,只有网友俱乐部路线不适合贴吧特性,不应作为发展重点。在游戏文化与非游戏文化的选择中,任选一条都可以有光明的未来。第二次路线演变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2011年末深层管理者对技术热度产生了严重误判,过于自信地以为“游戏内容已研究殆尽”,急于谋求转型。他们忽视了植吧多年来技术方面的惊人成果,没能意识到这些成果只要在精品区摆着,就能持续吸引更多新人参与到研究技术的队伍里来。他们手里拿着包括扑克在内的绝佳宣传工具,却不善加利用,亦不知网友俱乐部路线的尽头是天坑。

 

在笔者看来,一切由第二次路线演变产生的恶性后果,都是决策者们咎由自取。甚至可以说,技术过渡期的短暂繁荣几乎是奇迹——当然,你也可以称之为回光返照。不论如何,这一年多的时间也足以让蓝绿反思他们的决定。遗憾的是,他们选择了按兵不动。也许在他们内心深处,贴吧事务已不再那么重要。当深层管理者也对植吧失去信心时,植吧又怎能挣脱泥潭呢?

 

2014年的植吧,似乎真的气数已尽。

 

 

7. 技术复兴

 

2014年8月,技术断代已经半年有余。在这个时间节点,尽管吧主依旧不懂技术,平渊依旧神隐,5p依旧离线,以scx傳奇(雪雪)为首的第四代技术党已初显端倪。时隔许久,技术贴再次出现在植吧首页——尽管并未全部被加精。理由很简单,吧主们看不懂这些。

 

技术复兴是巧合,也是必然。第四代技术党有三个关键人物:雪雪、械齿鲸、巷名。其中,雪雪于12年就已入坑,早期活跃于爱拍,此后详细内容受黑幕审核无法放出,但总之在13年就已入吧并发贴。小鲸来得更早,11年就已入吧。在雪、鲸等人心目中,“植吧”是技术的代名词,其技术成果令人震撼,其钻研精神令人敬佩。像他们这样的玩家还有许多。即便他们因各种巧合在14年上半年集体沉寂,这份对植吧技术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并不会就此消散。

 

进入2015年后,技术领域迅速地热闹了起来。手控方面自不必说,雪、鲸、【傷不起誘惑】等活跃技术党都是操作流出身;在无炮领域,12~13年入坑的第三代技术党雪漠北、narpo、【会走路的梦】等人回归,研制了许多新兴阵型;深层管理者平渊、5p也再度上线,悉心指导包括雪、鲸在内的新一代技术党,扑克再版指日可待。

 

这一时期,创作体系的关键性利好因素无疑是创作基数回暖,持续增长的活跃技术党数量确保了创作体系的蓬勃发展。技术路线抬头,潜在上形成了对原有网友俱乐部路线的挑战。随着这两种风向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新一轮路线抉择难再避免。

 

 

8. 第三次路线斗争

 

2015年7月,第八版扑克《阵心雕龙》发布。近两年时间后,扑克终于迎来了再版。按蓝绿的想法,主贴发布后,扑克视频合集楼也同步进行施工,由5p负责。出人意料的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件事,竟成了巨大冲突的导火索。

 

贴吧功能有缺陷,容易抽贴抽楼,且吧务删除后无法轻易恢复,这些大家都知道。事情的起源是5p发布扑克视频合集时,时任小吧主的雪雪不小心进行了三次误删操作,5p心中不免积下了一些怨恨。此后,【囧丫乙】(囧姨)的自动删贴脚本出现故障,视频楼再次躺枪,遭受又一次误删。在5p眼中,囧姨是“无技术吧友”的典型例子,在此之前他就时常诟病囧姨的花盆冰车贴内容老套,技术力过于低下,不应加精云云。东窗事发后,他便对囧姨倾泻心中满腔怒火,在囧姨于精品贴下设“封坟线”一事上大作文章,直指囧姨等吧务“打压技术交流”,言辞激烈,甚至提及“吧务尸位素餐,胡作非为”、“难以想象一个成年人竟连基础的道德底线都没有”等。与5p一同站出来的还有FreezedIce,他指责囧姨在新手村中经常误导新人,“半瓶水晃荡”。

 

和现如今一样,作为常年看吧吧务,囧姨在群众中始终具有一定威望。见5p等人如此攻击后,许多人,包括部分时任吧务,都奋起反抗,为囧姨抱不平。囧姨迫于压力自请辞职,但双方矛盾未能就此化解。

 

可惜的是,大部分论战贴都已不复存在了。留存至今的,有当时被炸出来的初代技术党【jsapc】的贴子《请问 贵吧 到底想怎么样》(tieba.baidu.com/p/3961282573)

什么跪舔 护主的词汇都纷纷出来了 仿佛爱国论坛里"精英"和"五毛"似胶着的热闹 界限划得还真清楚 可是 你在冷嘲热讽的那个对方真的是你的敌人吗 对方的所作所为真的卑劣到让你完全无法关起自己的嘴吗?

 

植吧一直常驻2-3个大吧 近30个小吧
请告诉我为何仅仅一个小吧的所作所为(这里不管好坏对错)竟可以成为整个贴吧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导向呢?
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 就是这些时间以来 全吧的秩序都是主要靠着这名小吧来维持着的

 

其言下之意是支持囧姨等吧务的行为,批评5p等人乱盖高帽,治“莫须有”之罪。

 

此楼中,同样代表非技术党集团的小吧主【冰蓝★璇舞】发布了一番“技术无用论”:

image

 

以上只是这场冲突的冰山一角。

 

读到这里的读者们,心中应当都很明白:所谓的“蓝囧大战”只是表象,究其根本,仍是两条总路线之间的冲突。原本被蓝绿等人战略性放弃的技术路线,奇迹般地起死回生,自然会与网友俱乐部路线产生兼容性问题。然而,和前两次路线演变不同的是,这次由于各种外因,路线抉择的过程格外激烈,由“演变”上升为“斗争”。

 

9月,平渊复任大吧主,清算了一批非技术集团的小吧,第三次路线斗争至此落下帷幕,以“技术治吧”的全面胜利告终。

 

 

9. 对第三次路线斗争的反思

 

2015年8月的这场论战,是植吧历史上第一次贴吧范围内的大规模冲突。事后看来,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有些令人啼笑皆非。诚如jsapc所说,囧姨再罪大恶极,也不至于被批判至此,更不应上升至对她本人的人身攻击。如果5p以及FreezedIce的脾气稍好些,与吧务团队的沟通更顺畅些,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三次路线演变不可避免,但刀光剑影的斗争绝不是必要的。说到底,技术拥护者们到底要斗谁呢?发布“技术无用论”,行所谓“打压技术”之事的,都是当时的小吧主。小吧主归大吧主管,大吧主又归蓝绿管。即使是灌水刷版出身的时任吧主蛋总,在这场冲突中也并未站边囧姨,其态度更倾向于息事宁人,并在一定程度上服从蓝绿的决定。平渊从幕后转至台前,复任吧主,也未见有任何阻力。由此可见,5p等人虽在进行斗争,与其抗衡的对手却不存在——最高管理权本就归你,到底要与何人斗去?

 

权力斗争的基本原则是“稳、准、狠”,讲究“润物细无声”。对囧姨个人有不满,或对部分吧务不满,都是小事,可以私聊沟通,也可以逐批撤换。在幕后就能解决的问题,何必搬到台面上来呢?若想要正吧内风气,可以以身作则,也可以发贴引导舆论,办法有很多。但对着一个有功劳且受爱戴的小吧主严厉训斥,将其个人错误无限放大,以此及彼,伤及无辜,无疑是下下之策。

 

一旦群体情绪被调动起来后,事情的走向就不可预测了。如前文所说,FreezedIce最早活跃于技术过渡期,当时技术路线衰微,因此他内心深处缺乏对植吧的归属感。这场冲突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便是FreezedIce与植吧的彻底决绝。在他眼里,植吧实在太low,不如一走了之。他清空的不仅有自己的全部阵型贴,还有他在13年发布的《撸炮贴》,其中记录的海量时空数据就此从公众视野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炮阵断层”。尽管核心技术层仍有相关资料备份,其补档要等到整整2年之后。在此期间,任何想学习键控炮阵的外层吧友只能干瞪眼,知识沟问题十分严峻。用现在的例子打比方,大概就是零度自删了零度表,而且任何其它地方都没有公开可见的备份——其毁灭性之大可想而知。

 

 

(上篇 完)

植吧历史风云录(下):专栏链接

 

回复
OTZzzz
评论: 77
管理员
主题创建者
(@otzzzz)
会员
注册于: 2年前

相关链接:

 

第三代吧主(2015.9~2019.3)

image

 

1. 平渊复任

 

2015年9月初,离蓝囧之战平息不足月余,【梦遗的新娘】因不满足吧主考核要求被百度撤职。次日,平渊以小号【灯笼销魂草】与【no_doudle】(ND)一同上任大吧,重掌表层管理权。

 

蓝绿安排ND上位的选择值得细品。ND原为非技术党出身,于2011年左右活跃于各大群聊与贴吧灌水版块,之后又与FreezedIce密切合作,作为第三代技术党活跃。他和小玉有些相似,都游离于技术与非技术之间,区别则是他既与网友俱乐部众人关系密切,又能坚持技术路线。在当时的环境下,ND是很合适的吧主人选,能有效协调各方矛盾,并巩固第三次路线斗争的胜果。

 

不过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平渊的“二进宫”。时隔近四年,他再次坐上了大吧的宝座,由幕后重回前台,一统深层管理与表层管理权。

 

将其两次任期之间的时间线罗列如下:

 

平渊离任 → 技术过渡期 → 第二次路线演变 → 技术复兴期 → 平渊复任

 

我们会发现,若以第二次路线演变为中间轴,则两边的事件是对称的!有时候,历史的确存在很多巧合。尽管这不是什么金科玉律,但我们依然能从中总结出一定规律。

 

在这段时期内,技术与权力是相辅相成的。蓝绿对贴吧的掌控力越小,技术路线就越衰微;等到技术路线复兴后,蓝绿便又顺理成章地重揽大权。

 

权力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前文讨论中,似乎字里行间的意思是深层管理权力最大。然而深层管理者的权力又是谁赋予的呢?话已至此,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审视权力的本质。

 

技术路线下,权力的真正来源永远是核心技术党。社群依赖高质量的原创成果保持活力,而核心技术党便是内容创作者们的意见领袖。深层管理者要施行权力,必须与核心技术党达成某种程度上的一致,至少不能深层管理说东,核心技术党说西。理论上表层管理者也是同理,只是任免吧主大权通常掌握在深层管理者手中,他们指定的接班人一般不会与自己作对。另一方面,即使表层吧主改变想法,欲颠覆权力体系,也必须要有群众的支持。这就又绕回了之前的问题,因为拥有最多群众声望的往往仍是核心技术党。

 

显然,最稳定的模式是让核心技术党兼任深层管理,例如第一代吧主时期的“三位一体”,但这种模式难以长久。因此,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就是培养核心技术党对深层管理者的认同感,维系情感,构筑双边信任。从第三代技术党至第五代,这套方法都是奏效的。对蓝绿而言,他们无需花过多时间研究游戏本身,只要恰到好处地指点新人,培养出类似于“师徒”的感情,即可高枕无忧。核心技术党这张牌,就是深层管理者的王牌。

 

 

2. 技术治吧与技术外移

 

自2015年起,尤其是ND与平渊上任后,植吧精品区内技术精品所占比率急剧上涨,来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位,并在此后一直保持。

image

 

如图所示,经过2014年的低谷后,2015年度技术精品占比率突破90%,比原历史最高的2010年还高出10个百分点,此后在2018年更是达成了离谱的100%全技术精品。至此,创作领域完成了又一次紧缩,由第一代吧主时期的罢黜同人升级为独尊技术。2016~2019年间,【吧友互动】分类下仅三个精品贴,可见所谓“吧友互动”已无人问津,“技术立吧”已彻底转变为“技术治吧”。

 

尽管如此,此时期技术精品的绝对总数已大不如前。2015年精品总数尚可,仅比2013年略低一筹;可自2016年起,每年发布在植吧的技术精品数稳定在60~70附近,低于2012年的技术过渡期,与历史高峰2010~2011年更是毫无可比性,只有当年的十分之一左右。

 

具体成果方面,键控炮阵虽有一定产量,但真正推动科技线发展的并不多。椭盘14开出的I3PD重量级彩票受精度等种种因素制约未能推广,夜间解阵理论亦停留在冰骨架雏形,“有阵无论”。无炮方面,第五代技术党期间出现过较明显的断代,时间跨度约为2015年12月雪漠北下线,至2018年2月左右。在此期间,值得一提的无炮成果寥寥无几,除了若干NE极限表演阵外,基本只有大喷版FE无神,还是一个被后世持续吐槽“不可无尽”的探索版本。开局方面更不必说了,除了第二代技术党时期的开局宗师【BrainVSZombies】于16年诈尸留下两个作品外,空空如也,鸽莱美2017~2019三年的年度开局奖都是轮空的。少炮/自由炮领域变成了平渊与5p的个人试验场,如“PE太极四炮”“FE落月四炮”“PE一勺汤圆”等造型阵都来自这个时期,可惜大部分玩家们并不买账,鲜有人基于此审美视角创作更多作品。手控领域再次沉寂,只有第二代手控技术党【随尘归海】于17年回归求下的惊世一签“手控冰心灯”掀起了短暂的波澜,然而独木不成林,真正有更多人愿意追随归海,开拓手控疆土,还要等到2020年。

 

即使你不太懂技术细节,单看上面的描述,也能感受到此时期创作体系的疲软。有代表性的成果屈指可数,其中许多还是靠旧技术党回归做的。我们不禁要问,创作体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最直接的回答是“创作基数过小,没有面包师傅何来面包”。固然,创作基数受游戏整体人气影响,难以主观调控,然而它也与创作体系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创作资料分配严重不平衡。这会提升技术研究的门槛,打击创作积极性,最终同样会使创作基数减小,雪上加霜。

 

评价创作资料分配,有三个简单的角度:资料整合、查阅索引、答疑交流

 

先说说资料整合。这里的“资料”,指的就是创作资料,即技术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与知识。资料整合可能是软件资源整理,可能是解阵思路合集,不一而足,共同特征是将精品区中零散的创作资料整理成册,便于查阅与下载。

 

2015~2017年间,常驻置顶的有三个贴:《轨道读本》、15版扑克《阵心雕龙》、13年7月发布的一个资源贴(tieba.baidu.com/p/2185487472)。于13年发布的资源贴,终于抛弃了第一代吧主时期对修改器的避讳,罗列了常用修改器的下载地址。可随着创作体系成熟化、复杂化,光凭修改器已远不足以开展技术研究。进阶知识的整合又在哪里呢?

 

炮阵领域如上文所述,15年8月FreezedIce自删《撸炮贴》后,经过整整两年才得到补档。考虑到原作者的著作权,以及先前退坑事件的敏感性,不立刻重发原贴是可以理解的。可原贴里记录的数据呢?这些“PVZ真理”显然没有版权,却没有人想到去提取原文中的实用数据,公开发贴。解阵理论的整合同样是空白。

 

在无炮方面,倒不存在自删的问题,资源整合贴本就很少,上一个排得上号的恐怕要追溯到13年初雪漠北编写的《关于无炮的若干种阵型》。直到17年4月5p发布新版《无炮简史》(tieba.baidu.com/p/5065514837),才算是有了第一个现代化且相对易读的理论体系整合贴。

 

除资料整合以外,查阅索引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当时,没有任何人想到要去翻新导航。上一版导航发布于2010年,下一版要等到2019年,而《轨读》与《阵心雕龙》都无法发挥导航的作用。诚然,资料整合度过低的情况下,要制作查阅索引也很困难。但2010版导航中,部分内容尚未过时,最基础的如冒险迷你教程、搭梯攻略等仍具备参考价值。一些古早领域也有着完善的整合,如于12年发布的IZE攻略体系。此外,当时也有零星的资料整合贴,如15年的按键精灵教程等。可以说,资源整合虽然严重匮乏,但并非没有,更不代表查阅索引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导航,新人想入坑也不知道看什么贴,已经入坑的想进阶也不知道看什么,全凭个人天赋和一颗愿意翻三十页精品的勇敢的心。

 

答疑交流方面,尽管没有统一公开的答疑窗口,如果直接在植吧发贴提问,是有人回复的。至于能不能确保解决问题,就要打一个问号了。譬如2016年10月,有人在雪雪的个人贴吧提问《太宗无炮简史里是怎么测小丑的爆率的?》(tieba.baidu.com/p/4807151668),得到的回复是:

image

 

普通吧友难以与技术党交流,外层技术党难以与内层技术党交流,层层障碍极大地增加了获取创作资料的难度。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伴随着创作资料分配不均出现的另一个现象——技术外移。所谓技术外移,指的是技术资源从公开的贴吧范畴转移至私人领域的过程。这种私人领域可能是个人贴吧,也可能是qq群。2015年10月,植吧历史上第一个以技术讨论为主要目标的qq群聊“补锅群”(或称“补锅小组”)成立。

 

然而,吧内能找到的明确含有“补锅群”或“补锅”关键字的贴子,竟然是17年《九章阵华录》下5p的回复(tieba.baidu.com/p/5272254427)

image

 

在此之前,补锅群的存在从未被挑明。

 

与其极低知名度成鲜明对比的,是补锅群浓厚的技术氛围以及充裕的创作资料。补锅群集中了许多独家技术资源,例如《撸炮贴》备份文档早在16年2月就上传至了其群文件。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和网络俱乐部的发家史很相似,都是先在贴吧讨论,再逐步外移至qq群,提高门槛,增强内聚,集中资源,缩减讨论者。对核心技术人员而言,这种外移的确能提高效率,群内讨论比贴吧讨论时效性更高,受无关人士干扰更少,看似有百益而无一害。

 

可当越来越多的技术资源集中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群里时,新人想投身创作的客观难度就越来越高。除了百年一遇的天才之外,任何新人做出技术成果前,都势必有一段潜水期,观察他人的技术讨论,从中汲取知识与灵感。补锅群尽管有着吐故纳新的美好愿望,想“应收尽收”,实际操作上却难以实现。有成果的新人得到了关注,但还未做出成果的潜力股呢?一个并未公开挑明存在的纯邀请制群,要如何让所有对技术感兴趣的人都能查看群内过往所有技术交流,并自由下载群内的技术资源?——这并非不可能,群内有价值的聊天记录可以整理后公开,实用工具与数据可以传贴吧一份,后世的人都做过这些事。然而补锅群的确没有做到这些。

 

说句题外话,2015年末囧姨资源站成立,也是技术外移的一种标志。不过吧内对其宣传颇多,经常作为链接直接喂给求资源的伸手党,因此实际负面影响不大。之后的Pt站亦是如此。这说明了技术外移并不一定会导致创作资料分配不均,前者只是后者的诱因,若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

 

 

3. 深层管理权的变化

 

按常理,平渊复任后,蓝绿作为深层管理的权力应当只增不减。然而,事实略微复杂一些,其权力在某些方面略有增长,有些方面却逐渐放松。譬如2016年10月,巷名上任大吧,是自平渊掌权以来首个未经蓝绿点头就上任的吧主。此后,确定接班人人选时也基本不再过问蓝绿,原本属于深层管理者的吧主任免权下放至表层管理者手中。

 

另一方面,扑克影响力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蓝绿干预创作需求分配的现象也愈发频繁。比如“波纹五炮”的原型实际上是“方三角六炮”,阵图如下:

image

 

平渊见势,在下面回复了由蓝绿敲定的阵图,直接改成了五炮,节奏从ch5改为ch4,尽失原阵精髓,还附加许多要求:

image

 

原作者尝试提出“微调阵型”的需求,被平渊一口驳回,称“你要微调的话这个阵图我公开放给所有人打了”,丝毫不顾原作者才是阵型第一作者的事实。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FE无保护八原为六曾双花,5p在楼下贴出四曾四花的阵图,艾特原作者,告知“这个是窝们最后的扑克定稿”,并给出“泥就按这个翻视频吧”的指示。椭盘14亦是如此,“你们看这个圆饼一样的天台炮阵是不是不错?来蓝字你去开贴,有人解出来就丢扑克里!”。

 

此外,17版扑克选阵视角偏颇的问题也达到了历史之最。如今公认不应入扑克的坑爹阵型如“无炮挂机”“理发八炮”等,都是17版扑克首次加入的。更有甚者如“水晶杯四炮”“太极四炮”等阵,17年选入扑克,到19年才正式发贴,把围观群众当猴子耍。

 

以上种种乱象, 若是平常人所作,不会引发任何影响。但蓝绿身居高位,且与当时核心技术党关系密切,后者对他们是言听计从的。有巨大影响力而不加约束,其必然结果就是蓝绿的地位被抬高,技术党的地位则被压低,“师徒”关系变质为“主仆”。当创作需求不顾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彻底转向“为扑克服务”后,不免会产生许多怪异现象,有些技术党甚至不喜欢自己的技术成果。比如吧友【刚刚雨纷纷】于17年完成的“任务”是翻修绝望之路,可与此同时,他本人对绝望之路评价奇低,认为它“全靠吹”,缺乏实际意义。对现在的人们而言,这种事情荒谬且难以想象——谁会去翻修一个连自己都不欣赏的阵型?但在当时,有些技术党们与其说是创作者,更像是无偿打工的苦力,重复上演着“阵不由己”的无奈。

 

并非没有人反抗过这种“技术霸权”。2017年7月,贴吧ID【养虾致富】的吧友发布了一个名为《探索出怪——寻找南瓜压力最大的组合》的贴子(tieba.baidu.com/p/5228839925)。他先陈述了一遍自然刷怪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极限出怪仅将僵尸平均分配,难度不一定最高。

 

他最终给出结论:

image

 

以上这些话,放在今天来看,基本是准确的。传统观念认为极限出怪永远比自然出怪难,闹出过许多乌龙。最经典的例子有二,一是13年FE磁铁四炮以极限出怪论证矿工压力,以为只要通过极限出怪测试,就能高枕无忧;二是13年《撸炮贴》测试w10刷新延迟时,竟然使用极限出怪而非自然出怪,认为“自然出怪w10红眼多,应该也能接近极限出怪的密度”,殊不知自然出怪w10红眼数量远高于极限出怪。

 

底下的回复中,5p抓住“一个猫守气球不够用”的观点不放,花许多篇幅试图证明23%的气球比例不一定超过单猫上限,但却不给出对原文主要观点的实质性反驳。他称出怪器下有“模拟自然选项”,玩家可以自由选择,因此批评极限出怪是因噎废食——可最早提出极限出怪的修改器里并无此选项,当时正是因为自然出怪机制不明确,才选用平均分配作为极限出怪:

image

 

他试图摆资历,声称:

我是贵吧最早提出“变速关”这个概念的人,我也是贵吧最早发现极限刷怪的缺陷的人。

 

谁最先提出了“变速关”并无详细记载,暂且不论;然而最早发现极限出怪缺陷的人显然不是5p。2012年,FreezedIce发布DE19炮时,码字帝就在下面指出双边分离快速在自然出怪下可能刷新,这也促使绝望之路使用自然出怪进行论证。2013年,5p做FE磁铁四炮时仍用极限出怪下的矿工数量进行论证,“最早发现缺陷”不攻自破。

 

其实这场论战的过程是无所谓的。养虾致富魔怔也好,句句真知灼见也好,在当时的环境里,和5p作对是不可能有好下场的。这场冲突最终以养虾致富全面退圈告终,许多补锅群群友都对其感到同情,有人甚至去5p在个人贴吧里批判养虾致富的贴里当面反驳(tieba.baidu.com/p/5231476195)

image

 

这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因为5p常年拥有话语霸权,尤其是在其个人贴吧,无端的删封拉黑不计其数,几乎从未有人会直接去其个人贴吧开炮。由此也可见这件事的反响之大。

 

此事过后,经私下协商,5p答允此后不再直接在贴吧内开火喷人。至此,技术决定权的施行首次有了克制之势。蓝绿也很有可能意识到,曾经的“一言堂”或将一去不返,无人质疑、被所有人奉为权威的时代也许已是过去式。

 

 

4. 从技术治吧到技术党治吧

 

2016年6月,平渊被百度撤销吧主职位;同年8月ND被撤。15年吧主制度改版后,百度要求每个吧主每月需完成一定活跃度指标,否则将自动撤职。其实这倒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每月有一定签到数并发言一次就基本足够了。换言之,平渊和ND离任的直接原因就是他们已经不在吧中活跃了。

 

此后,植吧最高表层管理权限重新回到了技术党手中,且技术党“活跃”与“掌权”之间的时间跨度越来越短。雪雪与巷名发布作为活跃技术党的最后一个作品后,约6~8个月才上位;光锥维和零度则都是活跃期内就上任吧主。

 

如前文所述,核心技术党本就具有较高声望,再加上吧主buff,个人影响力不可谓不高。这里尤其需要提及零度,因为他与其他吧主有几处重要差异。

 

首先,他在无炮领域与炮阵领域都很活跃,拥有更强的技术号召力。此前无论雪雪也好,巷名、光锥维等也好,基本都只活跃于固定的某个领域。零度则打破次元壁,不仅跨领域做阵,还做解阵理论,如大名鼎鼎的“冰骨架体系”。这种“以阵生阵”、“以阵立论”的模式使其个人影响力迅速扩大。

 

其次,零度并非师出蓝绿。此前蓝绿尚还活跃时,对每代的核心技术党都给予了一定指导,建立了某种潜在的“师徒”关系,甚至还能细分成不同派别,例如雪雪是“蓝派”,光锥维是“绿派”。零度的第一个技术贴发布于2017年6月左右,此时期蓝绿在吧内的发言越来越少,无心再指导下一代技术党。有必要补充的是,蓝绿亦不在补锅群中,因此他们与活跃技术党间的沟通是有一定断层的。

 

不仅如此,零度展现出了强烈的技术外移欲望。个中缘由可能有很多,例如贴吧功能老旧,不如q群/b站便捷;或是单纯因为贴吧受蓝绿控制过多,为求自立不如独自开辟一片疆土。无论原因如何,零度对贴吧本身并无太多兴趣,至少在他的设想里,贴吧不应是技术讨论的唯一平台,甚至不应是主要平台。

 

 

5. Eden建立

 

2018年9月,零度建立Eden,简称“e群”。这是继补锅群之后第二个以技术讨论为主要目的的qq群聊。至此,补锅群寿终正寝,技术讨论全面转移至Eden。在对内与对外宣传过程中,e群都将自己标榜为“技术伊甸园”,言下之意是要提供一片专供技术研究的净土。和补锅群相同,两者都是纯邀请制,不公开群号,“小国寡民”。但与补锅群不同的是,e群非常重视对外宣传。零度发布攻略时,以“Eden建立者”作为自己的署名:

image

 

又比如“就算今天不在eden里,明天还有机会嘛”:

image

 

可见e群作为技术党头部群聊的宣传是很深入人心的。

 

此外,e群与补锅群的创作需求导向也较为不同。补锅群是自由探索与听从蓝绿分配创作需求的融合;e群自建立之初就明确倡导自由分配创作需求,以“接近PVZ的真理”为终极目标。

 

前文提到,核心技术党是深层管理者的王牌。可在此时,吧主罢免权已不复存在,技术决定权日渐式微,且零度对蓝绿的认同感有限,技术决定权与技术话语权之间也已不再沆瀣一气。按蓝绿自称的计划,是等到2019年5月十周年发完扑克后,就脱坑离场——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山盟海誓,毕竟先前每一版扑克蓝绿都称是最后一版。

 

暴风雨来临前,海面总是格外地平静。

 

 

6. 三·二八事变

 

三·二八事变可能是近代植吧史上最著名的历史事件。这件事的导火索,其实是一场误会。先是平渊对某吧友探讨技术发展的贴子下回复“植吧大部分人没能力做阵,整天玩概念,写虚的东西”。吧友【mjiangjerry】(MJ)作为冰骨架理论的第二作者看到此评论后,以为平渊是在暗讽他,便跟贴抨击蓝绿与扑克。平渊见势跟贴,与其展开论战。零度与MJ关系密切,尽管平渊明面上是在攻击MJ,但零度与平渊本就不和已久,经此事点燃后彻底爆发。

 

2019年3月28日,零度发布《嗯》回击(tieba.baidu.com/p/6082833466),与平渊开展总计四千字余的论战。

 

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论战双方的争论焦点。焦点其一,是“技术党还需不需要扑克”的问题。零度表示:“我不会悲观地寄希望于后人会对若干年前的已经失去深度的‘文化积淀’表示敬仰”;平渊则称其“有知识没文化……稍微有一点的话,就不会把自娱自乐的东西上升到科技高度并且发展信徒了”。

 

焦点其二,是“PVZ游戏中是否存在科学与技术”。零度认为“技术圈应是以拓展技术为第一要务”,平渊反驳“PVZ不存在科技和技术……什么科学?技术?成熟体系?真的不是不是邪教在传教吗?”

 

焦点其三,是轨道理论,或广义上解阵理论的发展方向。平渊认为“轨道从存在到现在,我一直在努力的做一件事,就是尽可能的把这个东西往简单了去诠释”,零度称“现在冰骨架能够达成各种复杂的循环以及初步的逐波”,坚持认为解阵的最终目标是落实到逐波。

 

从表面上看,似乎焦点三占了最多篇幅,双方唇枪舌剑,仿佛在讨论炮骨架与冰骨架孰优孰劣。然而,前两个焦点才是《嗯》的实质。贴中看上去与技术有关的内容,大部分都很形而上,放到今天许多技术党也表示“无法理解其中的技术争论”。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焦点一与焦点二。“技术党需不需要扑克”,讨论的其实是权力问题。扑克是文化产物,但更是蓝绿深层管理权力的来源。特别是15年后,他们充分发挥由扑克建立起的个人影响力,人为分配创作需求,干预创作过程。用零度的话说,“想来植吧钻研游戏,做技术党,你得先跪下,跪着才能当技术党”。零度反对扑克,与其说是在反对这个特定的人文领域产物,更多的是反对扑克统治一切的影响力。

 

“游戏中是否存在科学与技术”,讨论的则是游戏价值观取向问题。准确来说,这种取向具体如何并不重要,关键问题在于深层管理与核心技术党能否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前者代表技术决定权,后者则是技术话语权。若两者互不让步,针锋相对,势必会造成矛盾冲突。

 

三·二八的本质是核心技术党与深层管理间的权力斗争。有人会说,此时期的零度其实也称得上是深层管理。我们认为,他的确存在转型深层管理的迹象。例如他在2018年末发表的若干专栏,如《关于风舞》,有借用b站专栏平台引导泛植圈舆论的意图。

 

尽管如此,他在整体上仍呈现克制之势,单凭几篇专栏也无法直接将其认定为深层管理。在这场冲突中,他扮演的角色更多的还是核心技术党,挑战原有的三驾马车权力体系。在他看来,像蓝绿这样的深层管理者缺乏监督,形成一言堂,为所欲为。他曾表示过,如果蓝绿有技术,他也不至于如此反感,其言下之意就是深层管理即便存在,也应与技术挂钩,具备与时俱进的技术素养,否则就是德不配位,理应让贤。

 

对当时的人们而言,这场论战的后果并不明确。论战完毕后,吧友【珍宝碎片化】还在下面回复:

image

 

恐怕连零度自己都没想到,这场冲突会直接导致蓝绿永久性退吧。

 

这场斗争中,除了争得面红耳赤的深层管理与核心技术党双方外,还有一个第三方,即表层管理者巷名与雪雪。尽管前文中,我们始终把蓝绿相提并论,但其实他们并不完全等同。雪雪与5p关系甚密,属“蓝派”,但对平渊并不感冒。另一方面,零度由雪雪提拔上任,可见他对其作为核心技术党的身份是认可的。巷名在此时并不活跃,对吧内争端似乎并不上心,亦未明确出面站边。

 

如果这场冲突的双方是零度与5p,那么由于其他吧主可能介入,其结果尚还难下定论。可巧合的是,起冲突的恰恰是零度与平渊。原贴楼下,除了呼吁息事宁人的温和派,只有前吧主光锥维作为“绿派”站出来为平渊说了几句话。受核心技术党挑战,又得不到表层管理支持的平渊,终究难再保住深层管理的宝座。

 

运行了近十年的三驾马车体系,第一次在这里停下。

 

 

第四代吧主(2019.3~)

image

 

1. 创作体系变革

 

三·二八事变后,创作体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扑克荡然无存,多年来打造的荣誉泡沫瞬间破灭。为维持创作积极性,零度等人提出了若干替代品。

 

首先,“命题论”、“命题式无尽”被提出,称“解决命题”是游戏价值的内核,“阵型因命题而存在”。引用零度自己的说法

其本质是将多元价值一元化的一种尝试——圈子里人人都希望得到认同,还希望攀比,那就必须有一种普世的价值作为规范。

 

此外,他早在2018年10月就颁布了《PVZ无尽技术评级标准》(tieba.baidu.com/p/5921595012),将游戏整体划分为炮阵与无炮/非炮阵两部分,各自列出范例阵型,炮阵分1~9级,无炮有第一~第三阶段。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玩家以“考级”为乐,对于“获得XX级”乐此不疲。

 

荣誉体系的终点自然是得到邀请,进入Eden,成为人生赢家(误)。不过外界对e群的认识大抵就是如此,技术党们以跻身Eden为终极目标,已经入群的则或明或暗地以“Eden群友”身份自居。

 

与原创作体系相比,新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创作需求分配自由,一夜之间回到了第一代吧主时期。接踵而至的是被极度削弱的技术决定权技术话语权。可能在零度看来,他追求的是“PVZ中的真理”,而真理之间是不分高下的,也就无需借助扑克等媒介给技术成果评优劣。在这一时期,对技术成果的评价体系是非常宽松的,只要表面上看得过去,有时甚至看不过去也行,都能得到较高评价。此时的创作体系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自由驰骋。

 

高自由度能确保创作天赋被充分发挥,刺激创作积极性。然而,评价体系缺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经过十年的技术发展后,PVZ最前端的技术成果早已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评价的了,因此把控创作风向,审视阵型质量的重担就交给了技术党,尤其是核心技术党们。当某个阵型有问题时,若其它技术党也缄默不语,和围观群众一同叫好,其后果不言而喻。

 

与第六代技术党脱不了干系的一个字便是“假”。无炮领域,有各类花式NE空间C2、NE/PE火无、DE五列排曾双核无炮等知名“假阵”。炮阵同样难逃一劫,NE神10/11/12、FE水无14/16、DE炮环14等“假阵”层出不穷。把它们列在这里,不是为了批评这些阵的作者,或是批评这些阵。读者不应将“假”理解为一种主观评判,而应当做是对客观特性的描述。所谓“假阵”,并非全无价值,但我们也不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不管是以第七代的标准,还是以第一至五代一贯的标准,第六代在阵型论证方面的确是较为不严谨的,也因此留下了不少“冥场面”,比如《黑科技与优秀炮阵视频整理》(tieba.baidu.com/p/6493812170),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笔者认为,“假阵”不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是大家知道它“假”——可惜这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实际上,“假阵”作者碍于情面,往往不愿他人明确指出其中弊病,不如让观众蒙在鼓里。若“假阵”数量过多且不加控制,容易造成真假不分的乱象,拉低整体创作质量,诱使劣币驱逐良币,毕竟“假阵”往往看上去比“真阵”更狂拽炫酷吊。与此同时,“假阵”泛滥也会挫败后世技术党的创作积极性,比如当你看到某拉风阵型被宣告“已经解决”,实际钻研时却发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你会作何感想?由此可见,无限度放宽评价体系的“无为而治”即便短期内有效,长远来看也是不可取的。

 

 

2. 逃离植吧

 

除了创作体系变革,喊得最响的另一句口号便是“逃离植吧”。

image

 

如图所示,2019年度植吧精品数量达到了史上最低,甚至低于2014年,几乎是寸草不生。“抛弃植吧”的事实毋庸置疑;至于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分析。

 

这里首先有零度的个人原因。如前文所述,他对贴吧没有归属感,即便作为名义上的植吧吧主,他也不觉得自己对植吧有什么责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于我个人来说,植吧如何其实无所谓的,我只关心pvz本身。

 

出于这种考虑,即使三·二八后他与平渊彻底撕破脸,他也未提出要撤换常驻置顶的《九章阵华录》与《轨读》,即使他既有这样做的理由,又有这样做的权力。

 

其次,贴吧给人的感觉不好,情感上有一定障碍。按常理来说,蓝绿已经被赶跑了,不正是重建贴吧的大好时机么?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自19年起迅猛抬头的“历史虚无主义”。不知是受蓝绿霸权压制过久,还是为了证明“推翻蓝绿”的正当性,第六代技术党们对历史成果的态度轻蔑至极。“所有过去的事物都不重要、不值得研究、不具备价值”——这话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当时有许多人的确是这样想的。因此,存有许多老旧事物的贴吧,不免给人带来膈应之感。

 

客观条件上,贴吧向来抽风严重,彼时尤甚。发长文抽、发图抽、发链接更是抽。资源难以分享,作品不容易发表,使贴吧与qq群、b站等平台相比尽失一切优势。

 

2019年5月,百度数据库出现严重故障,所有2017年之前的贴子均无法显示,这其中包括植吧几十页的旧精品贴。

image

 

受猛烈“除旧”浪潮的影响,有人甚至发出了“17年前的贴子没了就没了,反正都没用,有用的都在群里”这样的逆天言论。可以说,百度“删库”事件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事一出,撤出贴吧更加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逃离植吧后,无非是两个去处,一是b站,二是q群。2017年起,b站涌现了一批以技术流视频吸引人的PVZ up主,以【KallBet佬王】为先,以【作案老手】为人气巅峰。与原先默认的视频平台优酷土豆相比,b站没有片头广告,有完善的评论功能,还能发专栏,自然备受青睐。2018年起,几乎所有PVZ技术党都转投b站,这使得b站有了一定的技术人口基础。

 

q群更不必说,像补锅群、e群这一类的,前面已介绍过,算得上是历史悠久。不仅如此,自2018年起,又出现了一种新兴类型的群聊——百人大群。【一路暴狂】个人群、无炮群、炮阵群都属于此类。还记得在补锅群时代,我们提过旧q群模式的三大缺点:独占技术资源、潜水条件差、知名程度低。百人大群的出现,一举解决了后两项问题。没有技术成果,只是感到好奇?完全不成问题。挑感兴趣的群潜水,就能自由浏览其中的技术讨论,下载群文件内任意资源。平心而论,当时的百人大群里人多眼杂,技术讨论也好,群资源也好,不一定是最高精尖的。但对新人们而言,多个活跃群聊的存在至少给了他们继续了解技术领域的动力,搭起了从纯萌新到核心技术党之间的过渡桥梁。

 

 

3. “三驾马车”停运及其影响

 

技术外移势头最猛的时期,植吧内部发生着什么呢?答案是没发生什么。右上角仍旧有三名大吧,其中雪雪大约一个月看一次植吧,基本处于离线状态;零度一如既往,一时兴起时才管理贴吧;巷名则还稍显活跃,重制了一份2019版新导航。尽管原贴已轶失,根据笔者手上的备份资源,其内容显得十分朴素。除了继承自旧导航的资源下载、新手问答等部分外,SE研究方面仅寥寥数语:

image

 

截图内容无任何删减,读者可以自行判断其涵盖广度。

 

尽管如此,这份导航仍然有一定意义。时隔九年,终于有人再次拾起了导航的重担,意识到了导航对于资源整合的关键作用。可惜天数无常,这份导航挂上置顶后不出半年就被系统删除,以至于其在吧友范围内知名度极低,未能发挥导航应尽的作用。

 

至于技术研究方面,基本就是半死不活。旧时代技术党悉数隐退,新时代集中在e群等吧外平台。没有技术党,台子搭得再好,也没有戏唱。

 

可以说,此时期“三驾马车”已不复存在。吧内无内容产出,无需多言;吧外客观上不存在表层管理,主观上摒弃了深层管理制度,只剩核心技术党,三驾马车缩减为一驾。

 

然而,运行了十年的三驾马车之所以经久不衰,自然有其道理。如果读者还记得我们之前的讨论,就明白三驾马车中,之所以要有深层管理,是因为核心技术党活跃时期有限,两年一次的技术换代从未爽约。抛弃深层管理,意味着既抛弃了与前人的连接,又断开了与后人的交流。技术财富不像实体财富,想转让就能转让;技术的传承是需要人为介入的。然而,也许是受“除旧”思潮影响,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其影响我们下文再聊。

 

 

4. 核聚变风波

 

2020年5月,不知是哪一阵风,将第三代无炮技术党雪漠北重新吹回了植吧。他发贴《核聚变无炮说:无行冰车最稳定无炮是谁啊?》,称ME五列排曾双核无炮(称作“核聚变无炮”)是最稳定的五行冰车场地无炮,引发轩然大波。

 

目前,雪漠北账号被百度全吧屏蔽,发布的所有贴子都被隐藏。事情的大概,就是雪漠北起了一个拉风的标题,发了一个阵,然后附上若干2F视频,略微讲解下核坑与操作要点,全程以“哥”自称。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他一直以来的“秀优越”风格。在此贴发布的几天前,他发了一个题为《四年了,你吧令人眼前一亮的无炮不多啊》的贴子,作为核聚变的预热,顺带嘲讽一下植吧近几年无炮发展缓慢。该贴中各方语气仍算克制,虽受嘲讽,但大部分活跃技术党并未发作,暂且略过。

 

《核聚变》贴下,首先是许多不明真相的路人,看到扑克里的传说级人物现身,迫不及待地“留名”,表示“膜拜”。很快,先前就积下了怨气的部分第六代技术党回贴反驳,指出其使用“最”字不妥,亦无严谨冲关论证,不合规矩。之后便是铺天盖地的论战,第二次贴吧范围内的大规模冲突就此爆发。雪漠北回贴向来不客气,不管对方是好意还是恶意,总是抓住一切能用来攻击的点,一通反驳,之后再加以嘲讽,上升至人身攻击。这种发言模式,通俗来说就是“喷子”。

 

面对如此行为,技术党众自然也不会干坐着,e群更是全员开团参与论战。雪漠北很可能不知道,三·二八后,厚今薄古深入人心,原本能够树立权威的古人身份,在此时反而坏事,雪上加霜。任何翻过原贴的人都知道,长达近十页的贴子,加上动辄三、四页的楼中楼里,技术讨论只占极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对彼此的谩骂、讥讽、侮辱,以及偶尔出现的劝和声音。至于本处于争论焦点的核聚变无炮,反倒没人讨论,实在也是一种奇观。

 

尽管声势浩大,论战平息后,大部分人依旧该干嘛干嘛,雪漠北继续偶尔诈尸放群嘲,技术党则继续于吧外活跃。论战中涉及的一些事实性问题,基本没人关心,笔者也就不搅浑水了。四年里令人眼前一亮的无炮到底多不多,核聚变到底是不是五行冰车场地最稳无炮,就交由读者自行判断吧。

 

不过,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此次论战过后,ID为【一颗炽热的心】(炽热)的原e群无炮技术党不满群内其他人对雪漠北的态度,与e群决裂。许多e群群员兼任吧务,后来又有人动用职权在一次争论中将炽热贴吧账号封禁,导致炽热此后也基本处于退吧状态,仅在b站与外吧活跃。这件事看似稀松平常,但当你考虑到炽热是第七代无炮技术党的核心人物时,你就会发现,Eden已逐渐失去作为核心技术党唯一社群的特殊地位。e群内部也讨论起了“劝退”与“分歧”问题,逐渐意识到要建立一个全领域所有核心技术党都认同的唯一q群,似乎只是海市蜃楼。

 

 

5. 技术换代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核聚变风波发生时,其实已接近第六代技术党的尾声,大部分原核心人物要么退坑躺尸,要么无限咕咕。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以及PVZ人气上涨等外界因素,游戏环境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手控超多炮历史与文化综述》所说,“植物大战僵尸这个将近11年从未更新的单机小游戏重新有了新的玩家”。

 

最先吃到人口基数福利的,是IZE领域。自2014年“5p大黑猫吵架事件”后,IZE领域一蹶不振,“智商杯”作古,停办达六年。20年上半年,先是自制IZ人气暴涨,此后又带动IZE复兴,被誉为“铁树开花”。短短半年左右,就涌现了二十余张珍珑(可类比为SE中的阵型),达到原先十一年历史总和的两倍多。从此,IZE领域不再是“边缘化的标志”。

 

其它领域虽未爆红,但均出现了优秀的新一代技术领军人物,如手控领域的【JuanDnieper】(JD),开局领域的【祖冲之的七个派】(祖冲之),以及无炮领域的炽热。他们以一己之力,在各自领域里创下累累硕果。尽管最初他们只是单枪匹马,随着源源不断涌入的技术人口,有越来越多人愿意追随他们的脚步,组成了新一代技术党,群策群力,推进领域复兴。

 

新技术时代的标志,一是多元,二是多人。“多元”即领域多、价值取向宽泛。除了传统的无炮、炮阵两大领域外,手控、开局、IZE、乃至造型都各自有了一批忠实玩家,百花齐放。“多人”顾名思义,技术党人数呈现出指数型增长,曾经个位数技术党的时代一去不返。

 

以上种种变化,都使得Eden难再跟上时代。如果只有无炮、炮阵二分,还勉强能在同一个群里交流。可当这么多其它领域都迎来复兴后,技术人口暴涨,“小国寡民”的群制度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即使e群仍试图吸收各领域新兴人才,这些人也不见得会主动在e群里发起交流。站在他们的视角,有功夫在e群里交流,干嘛不去浓度更高的自领域群呢?

 

此外,如前文所述,“三驾马车”停运后,无人担起深层管理的重任,致使后人缺乏对Eden的归属感。所谓深层管理,指的就是自己不再作为核心技术党活跃后,仍密切关注技术动向,给予合适的帮助与引导,与后来人建立情感联系。然而,Eden中大部分人似乎并不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开局、手控、IZE、造型这些新兴领域/流派就不去说了,活跃技术党要么不在e群,在的人也只是潜水。至于无炮领域的炽热、炮阵领域的【少年乙】【泠衣】等,也没有对Eden的归属感,其中炽热更是彻底与e群决裂。

 

作为必然结果,Eden走向衰退,技术重心发生又一次转变。笔者有幸于20年年中加入e群,此时群内已基本没有技术讨论。18年生机盎然的技术乐园,在20年已俨然是个养老院,比起技术群,更像是用来@零度问问题的答疑群,令人唏嘘。

 

 

6. 和平演变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随着Eden式微,持续一年半的“反陈除旧”、“逃离植吧”也逐渐迎来了终结。20年上半年,原先处于挂机状态的吧主雪雪再度活跃,意欲重建植吧。本文将这一系列工作,称作“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的第一步,是逐步撤换原有小吧,吐故纳新,降低激进派占比,引入更多温和派。雪雪意识到,要让贴吧变得宜居,吧务团队必须以德服人,而非以武制人,核聚变贴下的泼妇骂街式对喷不能重演。

 

不仅如此,他着重推进多元价值取向,明确摒弃了以技术真理为唯一价值的一元论。新时代下,新兴技术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因此比起一元论,多元论更切合时代背景,能让更多人愿意以植吧为家,在植吧得到应有的认可。与此同时,多元价值观有一句潜台词,就是文化复兴。零度在《嗯》中说,“造阵之美,打阵之重,改阵之细,论阵之道,作为文化未为不可,但对科技的发展毫无贡献,能避免自然是最好的”。然而在雪雪看来,文化产物和技术产物一样,都具备独特的价值,不应随意舍弃。所谓“得道者多助”,这套方针使他能集结更多人,笼络人心,无形之间也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最后一步,便是回归植吧,重铸精品区往日的辉煌。这件事说来巧合,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既有前期准备,又有主观选择,还有客观需求。所谓前期准备,就是雪雪在此前做的一系列重建贴吧的努力,使贴吧具备最基本的友善环境。主观选择,则是指第七代技术党中,不乏许多对植吧有认同感,愿意在精品区发贴的人。当然,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例如手控领域基本就没怎么鸟过贴吧。但IZE领域如鲜血水晶杯、炮阵领域如笔者本人等,都是愿意在植吧发贴的。这就又联系到客观需求。之所以想要发贴吧,无非还是因为贴吧仍是浏览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平台。b站虽有专栏,但基本只向粉丝定点推送,无法确保覆盖面;q群更不必说,群内讨论的知识,除非刻意整理,否则非常难以传到群外,容易形成知识沟,导致“造轮子”。

image

 

如图所示,2020年起精品区回暖,绝对总数回升至2016~2018年水平。不仅如此,此时期单个精品所含信息量远超以往。以前通常是一个精品贴只发一两个阵,但到第七代技术党,十个阵、二十个阵统一发在一贴中都是家常便饭。如果统计精品区中阵型总量,2020~2021年间将比先前高出一大截。

 

我们也能在图中窥见和平演变的切实成果。2020年起,技术精品总数回升至平稳水平的同时,技术精品占总精品数有显著下降。【吧友互动】分类重拾活力,迎来了像“元宵灯谜”、“水晶杯”这样的新活动。笔者在前言部分里也提到,人文领域亦呈现回暖之势,本文实际上也是应运而生的产物。

 

 

7. 对权力体系与创作体系的反思

 

笔者认为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为何三·二八后至今都被认定为第四代吧主,而非细分成两代。从表面上看,以20年上半年为分水岭,似乎前后有很多差异,从历史虚无主义到历史客观主义,从逃离植吧到回归植吧,从一元价值到多元价值,种种转变,不胜枚举。但笔者想说,断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权力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性。第一代吧主时期,权力高度集中,创作分配自由,供不及需,这段繁荣期集中了天时地利人和,可遇而不可求。第二代吧主时期,权力逐步下放至非技术党,路线动摇,尝试去技术转型。第三代吧主时期,权力再次收回至技术路线手中,并由深层管理对创作需求进行人为干预。第四代吧主时期,技术党仍掌大权,但深层管理制度产生重大变革,侧重于追求人工干预与顺其自然间的平衡。从这个角度上说,将三·二八至今划分为同一时代是很自然的——最高权力始终掌握在活跃技术党手中,而深层管理不存在也好,存在也罢,对其影响力的实行都十分克制,前者更像是为后者铺垫的试错行为。

 

站在现在人的角度上,我们不禁要问:怎样的权力体系才是最优解?要怎么做才能确保创作体系的长久繁荣?像这类问题,当然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即使限制在某个时代,也往往难以给出系统性的结论。笔者无意全面评估植吧现状,只想从过去十三年的历史中,略微总结几点经验。

 

首先,无数历史教训已经向我们证明,路线问题至关重要。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植物大战僵尸”作为影响力巨大的IP,由其衍生出的非物质产物不计其数,不可能全部塞在同一环境中相提并论。“植物大战僵尸吧”虽然有着这个名号,却注定不可能讨论有关植物大战僵尸的一切,这是客观事实决定的。因此,技术立吧的路线有必要继续坚持。当然,坚持技术立吧,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既不能推崇“技术压过一切的优越感”,也不应排挤任何小众内容。2021新版吧规中,删去了2019版“技术党比其他人更平等”的措辞,体现的正是这种想法。雪雪本人也时常出面引导舆论,展现出对速通、同人、娱乐视频等非主流领域的高度包容。

 

其次,我们需要在深层管理与核心技术党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像第六代一样,彻底抛弃深层管理,由核心技术党主导一切,那么两年一次的技术换代,将同时也是权力换代。然而,这势必会伴随着巨大的不稳定性。纵观历史,技术换代并非总是无缝衔接的。短暂的空隙对技术研究也许并不致命,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很有可能会严重妨害权力体系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如果像蓝绿旧时代一样,将深层管理与核心技术党彻底剥离,全凭深层管理发号施令,同样不妥,毕竟技术立吧的基础是技术党治吧。

 

最理想的情况里,我们既让核心技术党掌握部分权力,又有深层管理进行宏观调控,并对这种调控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让核心技术党掌握应有权力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推行领域自治。依笔者个人的观点,领域自治是健康权力体系中必不可缺的一环,应长期推行,真正做到深入人心。领域自治的关键在于尊重每个领域核心技术党的自域管辖权。在主观问题上,不属于该领域的玩家绝不应随意插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手控超多炮领域讨论“自动收集”相关问题,不玩手控的,不管是无炮大佬也好,键控炮阵top也罢,都应该自觉闭麦。

 

不仅如此,笔者甚至建议,所有在某特定领域具有话语权的人物,公开评论任何其它领域时都应十分谨慎,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贯彻到底。当然,这样的说法略显激进一些,可领域自治就是如此重要。试问,一个从不碰炮阵(或是炮阵半吊子)的无炮大佬,到底能说多少关于炮阵的话,是对炮阵有益、对植圈有益的?当他公开发表关于炮阵的评论后,其具体影响又将如何?要知道在大部分围观群众眼里,“大佬”是不分领域的。两害相权,应取其轻。对于跨域发表公开评论的行为,首先应避免,其次须克制,否则稍有不慎,轻则误导,重则引发冲突。

 

跨域管辖有两种,除了同时代不同领域,还有一种是同领域不同时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技术领域是不成立的。即便某人曾在某一特定领域有杰出成就,几年过去后,他已脱离生产许久,同样不具备与活跃技术党相同的话语权。其实核聚变风波不就源于此嘛,读者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光有领域自治是不够的。与领域自治相辅相成,不应被忽视的一个概念是领域交流。在具体技术问题上,我们应推行领域自治;但在技术发展形势等宏观问题上,我们也应确保领域交流。 领域自治不等于老死不相往来,更不是彻底分家。不同领域的核心技术党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也应关注各领域的发展动向,维持有益的交流。取其它领域之长,避其它领域之短,才是最理想的形态。这种交流,对深层管理者们尤其重要。他们作为各领域的宏观调控者,不能只着眼于某领域,而应具备心系天下的大局观,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当然,我们也需要建立对深层管理权力的监督体系,否则昔日蓝绿的闹剧又会重复上演。

 

最后,深层管理也好,核心技术党也好,都要时刻关注创作体系的发展态势,深刻认识到健康的创作体系才是社群繁荣的唯一基础。自第七代以来,原有体系的弊病得到充分暴露,发生了许多有意义的变革。例如,“小国寡民”式的精英小群被百人大群取代,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让技术讨论发生在更多人可见的地方。如今键控炮阵也好、挂机也好、无炮也好,核心的技术讨论都发生在百人大群中,且群号都是公开的,只有不想加,没有加不了。创作资源的公开透明度也达到历史新高,至少笔者本人始终坚持群内有的资源,群外也应有一份,以尽可能降低获取难度。2021年末,导航贴再次翻新,以外链形式常驻置顶,编辑自由度大大增加,更能与时俱进。各领域内部也对技术成果进行了高度整合,对“造轮子”的危害基本达成共识。答疑方面,既有公开的答疑渠道,又有q群、b站私信等代替方式,“不敢打扰某某技术党”的尴尬不再存在。

 

笔者不敢自大地说,目前的创作制度已达到理想之最。但值得肯定是,与十年前,哪怕几年前相比,如今的创作体系都要合理许多,健全许多。只有我们保持这份对创作体系的关注,才能真正做到长治久安。

 

 

尾声

 

本文是史论,是史记,是黑历史揭秘,但更是一篇散文,记录着十三年来无数植吧人的故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若非将这些历史事件整理成文,又有谁能想到短短十余年内,竟发生了这么多事。

 

欢喜也好,悲悯也好,遗恨也好,喜悦也好。时间总是能冲淡一切,原本鲜明的记忆,终将化为一张张褪色的相片,安静地躺在历史的角落里。

 

当你蓦然回首,看着这一张张相片时,不禁会发笑,笑时光匆匆,岁月无痕。你看到2009年7月如天外飞仙般穿越而来的“按键精灵教程”,听见“全世界最好的植物大战僵尸社区!”的欢呼,看见《真·爷们霸气24炮》登上置顶,为ICE3重置小鬼投掷bug的首个应用感到震撼。恍惚之间,你听见唱衰技术的声音,闻到5p与大黑猫唇枪舌剑的硝烟,尝到技术断代的苦涩,又终于等来技术复兴的曙光。每张扑克,每个阵型,每套理论,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一代代传下来,直至今朝。

 

是的,在历史长河里,人就是这么渺小,谁都不能免俗。旧时代的吧友恐怕无法想象,蓝绿居然也有倒台的一天。的确,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除了不再更新的游戏本身。

 

我们不必煽情地说,玩不了一辈子游戏,可以做一辈子的朋友。也不必说,在植吧的日子虽然有限,但会是永远铭记的回忆。朋友会疏远,回忆也会褪色。能享受当下,就已经是万幸了。

 

谨以此文,献给十三年间所有组成了这一部宏伟历史的星星点点的人们。

 

 

(下篇 完)

 

 

 

鸣谢:

感谢雪雪在本文创作过程中对笔者的大力支持,既提供了许多作为亲历者的一手历史论据,又对文中的许多观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观点。

感谢所有关注本文并提供反馈的群友、吧友们,没有你们就不会有这部近四万字的鸿篇巨制。

 

回复
Scroll to Top
zh_CN简体中文
Powered by TranslatePress »